
中國城市名「山」字第三多 這座「山城」卻與山無關|神州冷知識
中國城市地名「高頻字」,「山」字僅次於「州」和「陽」,排在第三位。這些「山」城之得名,大多都與自然地理的山有關,但有一座城市的「山」,卻與自然地理的山毫無關係.....
文章出處:「當代中國」網站
全國36座 廣東佔其4

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67%。圖為有「中華龍脈」之稱的秦嶺。(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目前中國有「山」的城市共有36座,只及「州」大約一半,亦略少於「陽」。
不過如果把市、市轄區和縣一併計算,則「山」字出現了近170之次,反超「州」和「陽」。
為甚麼中國「山」字地名多?一個原因是中國多山,有高的、有低的;有一個山頭、也有整座山脈,反正是數之不盡,結果很多附近城鎮便直接以山為名。
中國36座帶「山」字城市,哪一省最多?原來又是廣東,共有4個;廣東也是「州」字城市最多的省份。
佛山源自「佛家之山」

祖廟是佛山的標誌性古建築,該廟供奉的是北帝,而不是佛。(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廣東4座「山」字城市中,近1,000萬人口的地級市佛山,是最重要一座,可是讓佛山得名的一座山,「個頭」卻可能是最小的。
傳媒報道,唐代貞觀二年(628年),當地居民在一處叫塔坡崗的小山崗,掘得三尊銅佛像,於是將此地稱為「佛家之山」,並立了石牓,上刻「佛山」二字,佛山地名由此而來。據悉,塔坡崗的位置就在現在佛山市中心。
佛山是嶺南文化重鎮,粵劇發源於此;當地還是「武術之鄉」,大家熟悉的黃飛鴻、葉問,皆為佛山人。
現今的佛山經濟發展迅速,轄下順德區、南海區佔了「廣東四小虎」的兩席,家電、陶瓷等製造業非常發達。
「五邑」有台山 鶴山

台山的浮月村因為有多幢建於上世紀初的「洋樓」,成為「網紅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廣東的台山、鶴山兩座縣級市亦有「山」字;兩地皆由江門市代管,並與江門、開平、恩平合稱為「五邑」
台山市人口約100萬,原名新寧,因與湖南、四川、廣西等地的新寧「撞名」,1914年改稱台山,其名稱源於新寧縣城北有三台山,以及縣城所在的寧城別名台城而得名。
而鶴山則因市內有山形似仙鶴而得名,該市常住人口50多萬。
廣東第四座帶山字城市是中山。地處珠江口西側的中山目前有人口400多萬,為光電裝備、高端醫療裝備的製造基地。
紀念孫中山 香山改名

孫中山先生1866年出生在中山翠亨村,13歲才離鄉遠赴檀香山。圖為中山市的孫中山紀念館。(網上圖片)
中山原名香山,是孫中山先生的故鄉。1925年,孫中山先生病逝,當局決定把香山縣改名中山縣以為紀念,所以它的名字源自名人,與自然地理的山無關。1988年,中山升格為地級市。
要補充一點,中山市名稱與自然地理的山無關,惟她前身的香山,名字卻是源自當地一座山——五桂山。
除了廣東4座帶「山」字城市,中國知名度較高的「山」字城市還有河北工業重鎮唐山市、中國最大群島所在的浙江舟山、以「天下奇山」黃山為名的安徽黃山市、中國百強縣(包括縣級市)榜首的江蘇崑山市、不時出現在武俠小說的四川峨眉山市......
另外,中國帶有「山」字的,還有兩個比市還大的行政區——山東省、山西省;她們名字中的「山」,是太行山。

中國很多地方有中山公園,但中山市這個設有孫中山先生銅健的公園不叫中山公園,而是叫孫文紀念公園。(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於am730刊出,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