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座「陽」城! 中國城市名「陽」字第二多|神州冷知識
中國城市名的「高頻字」中,「州」排名榜首,而排在第二位的原來是「陽」字。為何中國城市會「陽盛」?「陽」有甚麼含意?
文章出處:「當代中國」網站
山南水北日照效果好 更宜居
「陽」最早是代表陽光能照耀的地方。中國大部份地方在北回歸線以北,陽光主要從南面而來,故山的南麓日照效果會更好,更多「陽」。
與此同時,中國河流多是西向東流,河流北岸的岸坡會有更多陽光照到,南岸的岸坡背着太陽,光照相對就少一點了。正是如此,「陽」有了「山南為陽,水北為陽」的含意,反之「山北水南」便為「陰」了。
中國城市很多「陽」字,又與陽光有甚麼關係?
陽光充足的地方一般較為宜居,所以古時人們的定居點,乃至逐漸形成的鄉鎮、城市,多會在「陽」的地方,而按照傳統的取名習慣,這些地很多會以地理和方位來命名,例如河南古都洛陽,即因地處洛河以北而得名。
有「陽」字城市區縣逾130個

河南洛陽有悠久歷史,當地的龍門石窟是遊客必到的景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有多少帶「陽」字的城市?據統計,包括地級和縣級市共有39個。如果把區、縣一併計算,這數字更超過130個,比「州」還要稍多。當然,這些地名不是全部與「山南水北」有關,例如山西陽泉市是由「漾泉」而來。
知名度較高的「陽」字城市,有剛才提到的洛陽。洛陽建城超過4,000年,以「陽」為名亦 2,000年。當地號稱「十三朝古都」,夏、商、周、東漢、唐等都曾定都於此。
目前洛陽人口有700多萬,有機械製造、冶金等工業,旅遊業亦發達,當地的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並列中國三大石窟。
帶「陽」字的還有兩個省會城市,一個是遼寧省瀋陽市,另一個是貴州省貴陽市。
延伸閱讀:中國有「陰」字為名的城市嗎?
東北人口最多城市——瀋陽

「九一八事變」發生在遼寧瀋陽,當地每年都舉行活動,讓人民銘記這段歷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代的瀋陽一直是工業重鎮,中國第一輛自主生產汽車「民生75型」載貨汽車1931年產於瀋陽,比新中國成立後投產解放牌卡車早了25年。
另外,20世紀的中國經歷了14年抗戰,而抗戰的起點是「九一八事變」,這歷史事件就發生在瀋陽,故亦稱「瀋陽事變」。
目前瀋陽人口約900萬,是東北地區人口最多的城市。
而貴州的貴陽目前人口600多萬,該市近年正成為「東數西算」重地,華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龍頭企業,都在該市附近的貴安新區建立大型數據中心。
延伸閱讀:是「潮州」 不是「潮洲」! 中國「洲」字城市只有兩個
3市「陽」字在前 廣東佔其二

漁業是粵西陽江的重要產業,圖為休漁期結束後,當地漁船揚帆出海。(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帶「陽」字城市,還有廣東的僑鄉揭陽、金庸迷不會陌生的湖北襄陽、因《岳陽樓記》而聞名的湖南岳陽等等。至於河南省的南陽市,是目前人口最多的「陽」字城市,其常住居民接近1,000萬,超過很多省會城市。

湖北襄陽的古城是地處襄水之北而得名,但這條襄水並不是現在流經襄陽市區的漢江。圖為漢江邊的襄陽古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另外,中國帶「陽」字的城市,絕大多數是「陽」字在後,只有三座例外,其中一座是剛才提到與「山南水北」無關的山西陽泉市,其餘兩座都在廣東,分別是200多萬人口的陽江市,以及其轄下的縣級市陽春。
最後順便說一下湖北武漢三鎮之一的漢陽;漢陽現在是武漢市的漢陽區。
有人會說,若以「山南水北」來定義,漢陽在漢江以南,應該是「陰」才對。事實上,古時漢陽確是在漢江以北,只是後來河流改道,當地變了在漢江以南,惟地名卻沒有改變,才致「名不符實」。
滄海桑田,漢陽是其中一個例子。

河南洛陽是「十三朝古都」,但現在的重要性已不如古代。圖為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公園和洛浦公園內櫻花綻放。(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於am730刊出,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