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與香港一河之隔,但生活指數比香港低。
香港的平均壽命是全球最高之一,生活成本持續上漲,退休時面對挑戰不小,特別須供養父母及年輕子女的「夾心世代」。有調查發現,四成受訪者表示退休後須承擔父母或子女的財政需要。「夾心世代」平均需要將36%的開支用在支持家人。考慮各種因素,36%受訪者選擇到香港及澳門以外退休,當中65%選擇到大灣區城市,但同時對於醫療保健方面存在疑慮。
所謂「夾心世代」是指須負責供養年邁父母或年輕子女、或同時肩負長幼兩代經濟責任的角色。滙豐保險委託獨立市場研究機構訪問了1,003位年齡介乎40至70歲的香港及澳門準退休及退休人士,在這群「夾心世代」中,93%憂家庭經濟責任會影響其退休計劃。
對供養父母的受訪者,醫療、日常開支及長者護理費用是三大憂慮,這批受訪者中,九成人的父母有身體健康問題,而62%有認知能力退化情況。
須供養子女的「夾心世代」,主要憂慮包括須確保有足夠財產傳承給子女、承擔他們置業時的首期開支及教育開支。

曾珮珊稱,報告發現愈來愈多人士有意往外地過退休生活。
外地退休者 65%選大灣區
香港生活壓力大,36%表示計劃現居地以外的地方退休,當中65%擬往大灣區城市退休,另有15%則選擇大灣區之外的內地城市,以及英國(13%)及澳洲(10%)。移居至大灣區,主因居住空間較大、較負擔得起的生活成本,與親友距離較近。
受訪者對退休到大灣區定居亦有一定疑慮,半數憂跨境醫療保險索償難,或認為香港保單無法索償大灣區城市的醫療費用。41%擔心醫療紀錄無法同步。
滙豐保險香港及澳門行政總裁曾珮珊表示,大部分準退休及退休人士積極物色周全方案,希望既可守護家人的同時,亦可保障退休生活質素,而毋須放棄個人對退休生活的要求。報告中發現愈來愈多人士有意往外地過退休生活,其中對鄰近的大灣區城市日趨關注。這些研究分析有助了解退休生活新趨勢及規劃更理想的退休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