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4-17 04:29:54
日報

從保健的角度重視對大便的觀察

分享:
從保健的角度重視對大便的觀察

從保健的角度重視對大便的觀察

新陳代謝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進食和排便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表現。正常進食和正常排便是衡量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對大便形狀、色澤、量、氣味、排便次數、排便過程暢順與否等多因素觀察,可幫助瞭解中醫脾胃運化及其他臟腑的功能活動,幫助對身體健康狀況進行觀察分析。

在中醫理論中,大便能反映脾胃運化功能,並與其他臟腑功能密切相關。通過中醫辨證,便秘可能與大腸積熱、食積停滯、氣滯鬱結、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血瘀等因素有關。而腹瀉又常與飲食不潔、飲食不節、食積停滯、濕阻氣滯、脾氣虛弱、腎陽不足等因素有關。至於便秘與腹瀉交替又常常與脾虛、氣滯、肝脾不調、濕阻等因素有聯繫。

現代醫學對大便的觀察主要是消化吸收功能觀察,重點是幫助疾病的診斷,例如大便有否潛血或鮮血,如有則須進一步檢查以判斷出血部位和性質。大便有異常黏液,常提示腸管有炎症或胃腸功能紊亂。如大便檢查直接找到致病菌、寄生蟲或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則可對相應的疾病下診斷,例如細菌性痢疾、肝吸蟲病等。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副教授黃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