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經周期紊亂
月經先後無定期是指月經周期提前或延後超過7日,連續3個周期以上的情況。此病常與精神緊張、環境改變、飲食不節等有關。
不少女性認為月經周期紊亂是氣血不足,但服用紅棗、紅糖水並無明顯改善。《景嶽全書.婦人規》認為此病主要由「欲念不遂,沉思積鬱」引起。古代醫家傅青主曰:「婦人有經來前或後無定期,人以為氣血之虛也,誰知是肝氣之鬱結乎!」由此可見,除氣血失調外,現代人常抑鬱氣結、七情內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肝藏血,主疏泄。肝氣條達,則疏泄正常,血海可按時滿盈,則月經周期正常。肝為腎之子,子病及母,腎之封藏功能下降,沖任功能不調,則月經周期紊亂。患者平時應加強戶外鍛煉以轉移注意力,保持心情舒暢,平日可常自我按摩膻中、血海、三陰交、太沖等穴位。
中藥方面,常選用柴胡、香附疏肝解鬱;當歸、白芍養血調經;枸杞子、菟絲子、熟地黃補腎益精。藥物共同作用可疏肝腎之鬱氣,補肝腎之精血,肝腎之氣疏、精旺則血海蓄溢正常,經水自能定期而潮。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二級講師王譽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