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美國特朗普政府向包括香港特區在內的中國商品徵收高達245%的關稅,無疑加速了中美貿易脫鈎。此舉雖欠缺實質經濟數據支持,亦隨時可加可減,但已對本港支柱產業之一的貿易與物流業造成巨大衝擊,香港房地產市場亦難獨善其身。
美國是香港的第二大出口市場,2023年出口總額高達349億美元,佔整體出口市場的6.5%。然而,特朗普政府無視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所有由香港製造、進口及轉口的商品與中國產品一樣,亦須徵收巨額關稅。貿易及物流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約20%,貿易戰的持續必然對香港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削弱香港作為全球貿易樞紐的角色,並對寫字樓需求產生不利影響。某美資銀行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關稅對香港的寫字樓及零售行業帶來負面影響,並間接影響住宅市場。該行更提到,地緣政治風險及香港牽涉中美緊張關係的憂慮,或導致企業及資金的外流。
事實上,自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無論是一手或二手樓的成交量均低迷,成交呎價也持續下滑。某大地產商在新界東推出的大型新盤近日開售,每呎僅約萬元,遠低於多個鄰區新盤及二手屋苑,堪為當區約十年來首批折實平均呎價最低的新盤,其急於求售意欲相當明顯。
過去幾年,港商一直努力開拓東盟及中東等新興市場,而美國加徵關稅無疑令拓展的腳步須進一步加快。此外,香港應積極尋求經濟轉型,加快在創新科技及數字金融等領域的發展步伐,唯有如此才能擺脫美方在經貿上的掣肘,從而使本港經濟及地產市道迎來真正的復甦。復活節剛過去,投資同樣道理,切勿將全數(復活)蛋放在同一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