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04-24 04:29:48
日報

盛事經濟是正路 光遊不消費香港虧本

分享:
Coldplay香港演唱會 盛事經濟

數據指因「盛事經濟」而來的遊客,平均消費金額是8千元;圖為Coldplay香港演唱會。(資料圖片)

此文刊登時,啟德體育園的首次音樂盛事《Coldplay : Music Of The Spheres World Tour》已經結束。且不管啟德體育園的管理是好是壞……

縱觀往績,例如當年的赤鱲角新機場,初啟用時劣評如潮,但沒過一兩年,已被選為世界最佳機場之一。畢竟,管理這回事可以憑藉經驗去改善,倒不必太過擔心。

對於政府的旅遊政策,我批評過不止一次,客氣點說,是方向錯了,直接點點,是智力有問題。這分析很簡單:旅遊政策的第一目的是甚麼?為了大外宣,還是為了賺錢?

很明顯,香港是個外向型經濟的城市,我們沒有生產商品,必須倚賴外地資金流入,以作生存。

因此,金融業、旅遊業、航運業這些「搵街外錢」的產業,也就更為重要。

發展旅遊業,要的是甚麼?就是要遊客來消費!

所以,我在本欄說過不止十次,所謂的「香港無處不旅遊」:宣傳廟街、打小人、孫中山徑,以至於郊野公園,都是戇居到了極點,皆因這些都是低消費行為,非但賺不了錢,假如遊客早去晚歸,很可能還會虧本。

另外還有一種更戇居的說法,就是幫襯少少,也總好過沒有。這好比茶樓的剩飲雙計,茶樓也沒虧本,但是,茶樓promote的,應是快正的套餐,以及鮑參翅肚等貴價貨,奈何政府和笨蛋們卻仍要堅持「剩飲雙計也是客人」:雖然都係客人啫,無人叫你主力promote家嘛,蠢!

adblk6

有一個基本常識,不過旅發當局的笨蛋們應不知道,就是一個地方的旅遊資源是有限的,2024年訪港旅客4,500萬人次,而日本是3,678萬人次,泰國是3,550萬人次,以香港一個城市,遊客比幾千萬人口的旅遊大國還要多,在這前提下,旅發當局居然promote量,不去promote質,是傻的嗎?

根據數字,因「盛事經濟」而來的遊客,平均消費金額是8千元,以及米芝連美食遊,都是正確的方向。我說過很多次,郊野公園的資源有限,鼓勵人們去商場更加實際,當時有如林超英之流提出異議,現在他倒不妨去東壩看看。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