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湯圓外表一樣由來卻大不同 兩者分別內藏中國文化](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Ourchinastory-chinesenewyear-sweetdumplings_x1_0.jpg.webp?itok=LyZsTK2h×tamp=1739374543)
元宵/湯圓外表一樣由來卻大不同 兩者分別內藏中國文化
元宵佳節將至,又到了吃元宵、湯圓的時候了。大家知道嗎?雖然元宵和湯圓的外表長得幾乎一樣,但原來由來和做法完全不同?兩者到底有何分別?
文章出處:「當代中國」網站
兩者都是以糯米粉製成但卻有着諸多不同
一般來説,「元宵」在北方更常見,而「湯圓」則在南方更多見,雖然兩者都是以糯米粉製成的食物,但卻有着諸多不同。
湯圓,又名圓子、浮圓子,起源於宋代。
據北宋《歲時雜記》記載:「京人以菉豆粉為科鬥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這裏的「圓子」就是湯圓,糯米粉搭配甜餡料,再以手搓成圓球的方式製成,一般煮熟帶湯吃,煮後湯色比較清。
![在民間,有「包」湯圓和「滾」元宵的説法,體現出兩者在製作方法上的不同。(圖片來源:Shutterstock)](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E5%85%83%E5%AE%B5%E5%92%8C%E6%B9%AF%E5%9C%93%E7%9A%84%E7%94%B1%E4%BE%86_x1.jpg.webp?itok=N9mBa1ho×tamp=1739374543)
在民間,有「包」湯圓和「滾」元宵的説法,體現出兩者在製作方法上的不同。(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元宵,則是於明代逐漸流行起來。明代劉若愚對此有詳細記載:「其製法用糯米細麵,內用核桃仁、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
與湯圓不同,元宵一般以搖製法製作,在笸筐上撒上糯米粉,一邊滾一邊加水撒粉,再放餡料,繼而滾成一個個圓球狀,煮後湯色較渾濁。
無論是吃元宵還是湯圓,都是中國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寄托。
延伸閲讀:趣談中國文化|中國哪個地方最愛蛇?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於am730刊出,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