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25-02-12 12:30:00

元宵|盤點江門五大必看習俗 吃油飯/賞魚燈/搶花炮

分享:
元宵|盤點江門五大必看習俗 吃油飯/賞魚燈/搶花炮

元宵|盤點江門五大必看習俗 吃油飯/賞魚燈/搶花炮

黃茅海跨海通道通車後,從香港到江門只需要1.5小時,到江門遊玩變得更方便。

江門是僑鄉名城,春節習俗多,元宵節習俗也不少,當中還不乏非遺項目,別具特色,打卡位極多。所謂「過春節、鬧元宵」,現在就來看江門如何「鬧元宵」!

文章出處:「當代中國」網站

春節 |江門非遺「新會魚燈」 400年習俗慶元宵

新會魚燈可說是江門春節的「名牌」,它是新會區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品,至今有近400年歷史,2007年入選江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會魚燈與元宵有着密切的關係,最早於明代萬歷《新會縣志》中記載:「元宵燈燭簫鼓徹夜為樂」。

adblk6
江門新會魚燈以鯉魚為主要造型,用傳統竹篾製作,外型美麗可愛,新會魚燈每年在元宵期間都有大型的市集、猜燈謎等活動,是江門元宵好去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會魚燈日間和晚間看同樣具有的風采,隨意拍都很好看(圖片來源:江門發布)

「鯉魚」是新會魚燈最典型的造型,由竹篾扎成大肚鯉魚框架,貼上金色鱗片成為魚身,畫上烱烱有神的魚眼,加一盞燈泡在魚肚內,整尾魚立即生龍活現,充滿活力。「魚」與「餘」二字諧音,掛上魚燈便寓意年年有餘,象徵來年豐收和吉祥。

每年春節至元宵期間,在新會人民會堂、學宮欞星門前文溪湖、惠民東路、知政北路到知政中路等一帶,都掛滿魚燈。元宵期間更有燈展、市集、猜燈謎,充滿年味。

春節|元宵節吃鹹湯圓、油飯

元宵節美食,當然是湯圓,取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之意。廣東不少地方普遍吃甜湯圓,但江門的湯圓卻是鹹味,別具特色。

在江門台山、恩平等市,元宵節必吃鹹湯圓(又稱鹹丸)。與甜湯圓一樣,鹹湯圓是以糯米粉和水搓成,不加餡料,而是軟軟的一顆粉圓。

鹹湯圓的「靈魂」在湯底。江門人會加入大量的海鮮作為材料,如鮮蠔、鯪魚餅、魚丸等,再加入臘鴨、牛肉丸、蝦米、白蘿蔔絲、冬菇絲,各式蔬菜等一起煮,成為一碗集鹹味、香味、鮮味於一身的鹹湯圓,美味可口又能飽腹。吃後寓意一家團圓豐足。

江門的台山及恩平每年元宵都吃鹹味湯圓,足料湯底是靈魂所在。(圖片來源:江門發布) 江門台山市及開平市在元宵佳節會吃油飯,由臘腸、臘肉、瘦肉、蝦米、菜頭等炒成的糯米飯,寓意一年五穀豐登、油菜肉滿。(圖片來源:江門發布)

此外,江門台山、開平人元宵節也有吃油飯的習俗。所謂「油飯」,是用糯米煮成飯,加入用油炒過的菜果粒、臘肉粒、瘦肉、蝦米等材料而成,外型有點像「八寶飯」。雖名為「油飯」,但吃起來油而不膩,香黏可口。江門人相信,吃油飯是期盼新的一年能夠五穀豐登,豐衣足食。

春節|蓬江區元宵燒花炮、搶彩頭

而在蓬江區棠下鎮良溪村,每年正月十五當天都會舉行燒花炮活動。

所謂花炮,高約1.2公尺,炮身貼滿花紙,四周鞭炮煙火纏繞,引線由下而上將鞭炮煙火炮頭連在一起。

(圖片來源:看看江門北達村搶花炮@小紅書) (圖片來源:蓬江發布)

鑼鼓聲下,舞獅團隊一番歌舞,然後花炮向天彈出,旁邊人們一湧而上,希望搶得「花炮」,爭得好意頭!

「燒花砲」鬧元宵是棠下鎮傳統的民間習俗,寓意吉祥、「村運」昌隆。在良溪村外,北片區的五洞、天河等一帶都有這個傳統。村民爭搶彩頭,為一年掙個好開始。

新會三江耍龍燈每年都是江門的重要習俗之一,場面壯觀。(圖片來源:江門發布)

新會三江耍龍燈每年都是江門的重要習俗之一,場面壯觀。(圖片來源:江門發布)

春節|新會三江「耍龍燈」 列非遺

耍龍燈,又稱為遊龍和舞龍燈,每年元宵節,新會三江有盛大的耍龍燈習俗。「龍」在三江恆美坊穿街過巷,巡遊遍及整個三江鎮(即聯和村、新江村),直至深夜一點,龍才回宮(俗稱龍返兜)。舞龍時,每個豬仔籠點燃四支蠟燭,令整條金龍流光溢彩,熠熠生輝。翌日(即十六日)晚上,就到了舞龍上山(即思仁公園之山)的儀式,金龍由200多名青壯年人輪流揮舞,直登7個高峰,如至雲端,場面壯觀。

2009年,「三江龍鄉遊龍」被列為江門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春節|鶴山舞獅

在廣東,每逢節慶或其他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而江門的「鶴山獅」造型威武、腳法細膩,在廣東醒獅中獨樹一幟,亦是江門鶴山的元宵特色。「鶴山獅」既有獅子的雄強威猛,又具有貓的活潑可愛,動作千姿百態,萌態十足,技巧性和觀賞性都拉滿。鶴山人把舞獅當成驅邪鎮妖之寶,有消滅邪惡,祈求平安大吉,生意興隆的寓意。

adblk7
據江門人介紹,江門鶴山市的鶴山舞獅造型很特別,有獅的威武,也有貓的活潑可愛,你又覺得如何呢?(圖片來源:小幸運@小紅書)

據江門人介紹,江門鶴山市的鶴山舞獅造型很特別,有獅的威武,也有貓的活潑可愛,你又覺得如何呢?(圖片來源:小幸運@小紅書)

元宵節快到,不妨到江門體驗別具特色的「鬧元宵」習俗吧!

延伸閱讀:廣東元宵節埔寨火龍 流傳280年的中國文化習俗

延伸閱讀:吃鹹湯圓 下田偷青菜 粵港澳大灣區趣味鬧元宵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於am730刊出,歡迎關注】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