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22-03-02 04:34:22
日報

抗疫策略|動態清零或微調 內地專家:將推「中國式與病毒共存」

分享:
抗疫策略|動態清零或微調 內地專家:將推「中國式與病毒共存」

曾光預計,中國將以「靈活而可控式開放」作為「中國式與病毒共存」策略。(中新社)

內地一直堅持以「動態清零」防控新冠肺炎,但一些疾控專家近日陸續表示,動態清零策略「不會永遠不變」,亦不會簡單「躺平」與病毒共存,在合適時間就會「展示中國式與病毒共存路線圖」。向來是內地社會、政治和經濟風向標的全國兩會即將在周五舉行,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今次兩會會否微調抗疫策略,值得關注。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周一在微博發文,詳細解釋中國與西方國家疫情和經濟形勢的不同之處後,強調目前西方國家迫不及待實行的與病毒共存,對中國風險很大,不宜跟隨,但動態清零亦不會永遠不變,它只是中國「在特定時期內的防疫對策」,「在對發病、死亡容易容忍的情況下與病毒共存,是人類的長遠目標……在不久的將來,定會在合適的時間點,展示中國式與病毒共存的路線圖」,而「發揚舉國體制防控優勢,習各家所長,探索靈活而可控式開放,將會是我們自己的特色」。

adblk6

吳尊友:繼續動態清零 商戶民眾難維持生計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亦曾透露類似訊息。吳尊友上月中在一個抗疫論壇表示,中國以常態化防控、動態清零策略,在過去兩年取得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上的「雙贏」,是因為各國封鎖,經濟發展困難,但歐美一些國家陸續取消防疫措施後,彼此間經濟交往、做生意將更加方便,「現在我們面臨兩個選擇,是繼續常態化防控策略,還是進一步完善現有防控措施,如果我們繼續堅持,我們一些民營企業、個體戶會面臨巨大的壓力,包括生存壓力,這些老百姓一年、兩年能夠堅持,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確實很難維持」。

吳尊友提到,多個團隊正研究如何進一步完善現有防控措施,而屆時措施不會是現時簡單的常態化防控、動態清零,亦不是簡單的躺平,將既能保證疫情能得到控制,同時又能保持正常的國際交往和經濟發展。

疫情統計方面,內地前日新增200宗確診,本土佔75宗,廣東個案最多,有31宗,當中23宗來自深圳;其次是內蒙古,有14宗。境外輸入佔125宗,廣東最多,44宗,其次是上海40宗、北京12宗。至於無症狀感染,內地前日新增144宗,本土佔42宗、境外輸入佔102宗,屬於廣東的分別佔25宗及28宗,屬於上海的分別佔3宗及12宗。

adblk7
adblk8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