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22-11-22 12:29:27

生勾勾女子被網絡祭祀幾萬次 「兇手」難尋 法院判平台侵權

分享:
網絡祭祀平台監管存漏洞,一些人就藉設立網上紀念館報復他人。(互聯網)

網絡祭祀平台監管存漏洞,一些人就藉設立網上紀念館報復他人。(互聯網)

內地近年致力推廣環保又不受距離限制的網上祭祀,沒想到一些人卻惡意設立「網上紀念館」來「拜祭」與自己有過節的人。福建廈門就有一位明明在生的女子「被死亡」,遭人在網絡祭祀平台開設紀念館拜祭,館內不止記載了女子的真實出生日期、籍貫等,還有女子的「大頭照」和生活照,悼詞則寫著「2010年1月某天晚上離校後失蹤,過了好幾天才在海裡發現她面目全非的屍體,願在天堂安息」,而紀念館開設6年來,有超過4.3萬人入館悼念。

當年無實名登記 找不到設館者真實身份

內地傳媒報道,受害女子璐璐的朋友偶然間發現,涉事網絡祭祀平台上設有「廈門美麗女孩璐璐紀念館」。該館於2016年1月開設,詳細記載璐璐的「生平」,並有10張璐璐原本發布在個人社交平台的生活照。璐璐知悉後大為氣憤,認為涉事網絡祭祀平台侵犯其肖像權、名譽權,入稟法院要求平台承擔侵權責任。

adblk6

涉事網絡祭祀平台確認情況屬實,又坦言該紀念館設立時,平台還未實行實名登記,所以目前只能找到設立者的IP地址及暱稱、登錄名稱,無法找到其真實姓名、地址、電話等資料。

法院:網絡祭祀平台應嚴格審核

廈門思明區法院審理後認為,網絡祭祀平台應嚴格審核被紀念人的相關資料,特別是對設立者與被紀念人的身份關係及被紀念人的死亡資料進行嚴格的形式審查,如相關部門出具的死亡證明等,防止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平台對他人人格權益進行侵害。由於平台未嚴格履行審核責任、未要求註冊用戶進行實名認證,導致璐璐人格權益被他人侵害,且無法查明實施侵害的具體網絡使用者,導致實際侵權人難以認定,平台應承擔侵權責任。

adblk7
內地傳媒試用網絡祭祀平台,發現開設網上紀念館相當容易。(互聯網) 內地傳媒試用網絡祭祀平台,發現開設網上紀念館時,系統只即時審核敏感詞。(互聯網) 內地傳媒試用網絡祭祀平台,發現免費開設網上紀念館後,獻祭品就要逐件收費。(互聯網)

有內地傳媒隨機試用幾個網絡祭祀平台,發現僅用手機號碼或者微信登錄,即可完成註冊,創建紀念館亦無需上傳親屬關係證明等,一些系統審核更顯示,只是檢測敏感詞、敏感人名,而且創建紀念館是免費,送祭品就要收費。

網絡祭祀平台:會特別留意年輕人紀念館

其中有平台工作人員指出,該平台的紀念館分為「隱藏館」和「公開館」,大部分人創建的是只有創立者分享連結才能進入的「隱藏館」;「公開館」裡被祭奠的老人基本上不可能是惡作劇,故主要留意並人工審核「年輕人」,「通過生平簡介、寄哀思所表達的內容能夠進行初步的判斷,如果有極端、惡意的言論會進行刪除和下架」。

adblk8

有律師就認為,目前網絡祭祀平台的審核過於簡單,至少應要求設立人提供與被祭奠人的身份關係說明,並告知其提供虛假資料的後果。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