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錫進
內地近來接連發生外國人遇襲事件,引發國際關注之際,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指出,要防止網上輿論用仇美仇日作極端民族主義消費,不將愛國主義上升為對外的仇恨。
胡錫進27日發文表示,要防止網上輿論對外部挑戰和敵意的無限誇大,「用仇美仇日在網上做極端民族主義消費,將中國的大多數問題歸咎於外因」,不利於保持輿論的基本客觀。他示警,輿論挑動起來的過激情緒會牽制國家對外政策的有效運用,也可能在一些事情上綁架官員們的表態。
內循環之說是自我安慰
胡錫進指,當今國際社會總體上仍是「叢林法則」,中國要做的是拆解盟友對美國的「忠誠」,而不是一味「恨」美國,並且「恨」其盟友。「恨」在國家關係中不解決問題,只能增加對外博弈的衝動,導致動作走形。他呼籲,民間要在支持國家並給外交充分授權的同時,保持好態度的穩健,不輕易被外交衝突點燃,「不將愛國主義上升為對外的仇恨」。
胡錫進說:「一些網上輿論聲稱中國完全具備了通過內循環自我發展的能力,那或者是賭氣,或者是自我安慰」。
蠱惑了部分基層群眾
胡錫進最後稱,網上有些極端聲音,相互配合形成了某種輿論聲勢,蠱惑了部分基層群眾。他們非傳統意義上的「鷹派」,而是擁有意識形態的極端性,將對外態度朝着內部事務穿透。
就在胡錫進發表這篇文章之際,6月以來,內地發生兩宗當地人襲擊外國人的事件。4名美國大學講師10日在吉林的公園遭1名男子持刀刺傷;另在24日,江蘇一對日本籍母子遭到一名男子持刀攻擊。除此之外,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26日透露,今年4月也曾有日本男子被一名男子刺傷。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天新聞網》,按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