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0-03-10 04:30:00
日報

丙型肝炎 早醫可根治

分享:

病毒性肝炎在香港是常見病症之一,分有五種,其中乙型肝炎較普遍,故較為人熟悉。但原來丙型肝炎與乙肝一樣,有演化為肝硬化或肝癌的風險,不容輕視。乙肝難以斷尾,患者須長期服藥以抑制乙肝病毒增生;丙肝則不同,持續服用藥物大約12星期便很大機會完全根治,尤其新型藥物只須每天服用一粒,是丙肝患者的佳音。


香港大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廖思行表示,丙肝病徵並不明顯,患者會感到疲倦、食慾不振、眼白顯黃等,不少直至後期才發現患病,甚至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根據一項普查,本港約有0.3%至0.5%人口為丙肝帶病毒者,有可能患丙肝;世界衛生組織則估計丙肝帶病毒者佔全球人口2%至3%。

廖思行指出丙肝主要由血液傳染。

廖思行指出丙肝主要由血液傳染。

以血液傳染為主
廖思行指出,丙肝病毒傳播途徑以血液傳染為主,所以共用針筒的吸毒者,以及要經常接受輸血人士如地中海貧血病患者,均屬於丙肝高危分子。丙肝有演化為肝硬化或肝癌的風險,因此一經確診便應即時接受治療。世衛於2016年制訂了《2016-2021年全球衛生部門病毒性肝炎戰略》,將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設為具體目標;近年香港政府亦在公立醫院投放資源,為部分特定肝病患者免費治療。

廖思行表示,以他服務的醫院為例,已替所有在該院就醫的地中海貧血病患者提供免費治療;並於2019年下半年推出另一研究項目,每月到中途宿舍為舍員驗血檢查,一旦確診丙肝並達到醫管局既定準則,便會為其免費治療。 至於其他丙肝患者,在公立醫院排期約半年便可見醫生接受治療。丙肝病情普遍較穩定,惟廖思行仍建議患者見醫生前應先注意保養肝臟,例如減少飲酒、只吃煮熟海鮮,最重要是切勿亂吃成藥,影響病情。

adblk6
患者痊愈後須因應情況定期驗血。

患者痊愈後須因應情況定期驗血。

定期驗血確保肝臟健康
醫院簡化了覆診程序,盡量減少丙肝患者到醫院次數,提高診治效率。絕大部分丙型肝炎患者均可透過治療而徹底痊愈。近年推出的新型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療程只需要大約12星期便完成,其中一種藥物更只須每天服用一粒,並無副作用。廖思行表示,「從醫生角度,服藥愈少愈簡單,病人便愈能接受。而且根據經驗,丙肝患者服用新型藥物幾乎百分之百斷尾,效果非常理想。」

不過,丙肝患者病愈後亦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丙肝病毒會令肝臟有一定程度受損,必須視乎情況定期覆診跟進。「丙肝高危人士及病愈患者應定期驗血,確保肝臟健康。雖然一般人並不容易感染丙肝病毒,但一旦發現丙肝病徵亦應盡快檢驗,以免耽誤醫治。」廖思行說。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