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8-11-27 06:00:00

兒童肥胖易患慢性疾病

分享:

本港兒童肥胖的問題嚴重,根據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於2016/17學年的數據顯示,大約每5名小學生便有一名屬於過重或肥胖,長遠會增加罹患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因此應及早正視問題,助兒童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李大拔認為家長及學校應助兒童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李大拔認為家長及學校應助兒童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總監李大拔教授表示,今年2月至4月向總共536名小四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童的健康行為狀況。

飲食失衡運動不足
李大拔發表調查結果時表示,「當中有22.7%男童及13.9%女童屬於肥胖;而有八成半學童每日攝取蔬果分量,少於衛生署所建議的每日最少進食兩份蔬菜及兩份水果;有超過四成學童每星期會吃4次或以上油炸食物、加工肉類、汽水等食品,有14%更是每天進食。運動方面,調查亦顯示有八成學童運動量不足,即每天中等至高強度運動累計少於60分鐘,相反靜態活動如看電視、打機、上網聊天等,有超過兩成半學童平日會花超過兩小時,是運動的『最大敵人』。」

adblk6

增慢性疾病風險
導致兒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進食不夠蔬果、過量零食、運動不足及靜態活動過多,李大拔續指,「有研究指出約四成至七成的肥胖兒童長大後會持續肥胖,而兒童肥胖短期已會影響睡眠質素,嚴重的甚至有睡眠窒息症,亦令日間精神較差,間接影響學習。」而另一研究亦指出,自小肥胖人士成年後患上二型糖尿病、高血壓、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比正常體重人士分別高5.4倍、2.7倍及1.7倍,而患上情緒問題的風險亦較高。

培養健康生活模式
為解決兒童肥胖問題,李大拔認為要為兒童營造一個更健康的環境,「需要向學生、家長及教師灌輸正確的食物及營養知識,從小培養學童良好飲食習慣,並要認識營養標籤,懂得選擇更健康的食物;運動方面,學校不妨設計更多體能活動讓學童參與,增加運動時數。家長亦應該幫子女改善作息時間,並透過家校合作培養子女健康飲食及足夠運動的習慣,減低兒童肥胖的危險因素,保障他們健康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正與「雀巢健康兒童全球計劃」合作,助本港6所小學改善營養、體能及作息習慣,為期3年,將定期檢討計劃成效。

除飲食外,運動對健康亦有很大幫助,每日應分配足夠時間做運動。

除飲食外,運動對健康亦有很大幫助,每日應分配足夠時間做運動。

會員免費換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愛❤迎蛇年利是封」及揮春!

會員免費換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愛❤迎蛇年利是封」及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