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1-07-05 04:30:00
日報

吸煙飲酒無運動 後生也患高血壓

分享:

全港有近三成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而患病率亦隨年齡增長持續上升,超過六成的65歲及以上人士是患者,可見高血壓在香港相當普遍。心臟科專科醫生周志康表示,高血壓有年輕化的趨勢,50歲以下的患者持續增加,當中更不乏20至30歲的年輕人求醫。

血壓度數由上壓及下壓兩組數字組成,上壓指心臟收縮泵出血液時血管所承受的壓力;下壓則指在心跳之間,心臟放鬆時血管所承受的壓力。當上壓大於140mmHg或下壓大於90mmHg,即屬高血壓。周志康指,「不少患者誤會上壓及下壓同時高於標準才算高血壓,但其實只要其中一組數字高於標準,已屬高血壓。」

白袍效應
此外,個別一兩次的血壓量度未必可如實反映血壓情況。「有些病人可能會有『白袍效應』,在診所或面對醫生時較緊張,導致血壓突然升高。」周志康續指,參考患者於診所及在家自行量度的血壓數據,若兩者的血壓度數都持續超標,才算是高血壓。如血壓數據差異太大,會檢查病人使用的血壓計是否運作正常,如有需要,更可為病人作24小時詳細的血壓檢查。

adblk6
周志康建議患者維持良好飲食及運動習慣,有助控制病情。

周志康建議患者維持良好飲食及運動習慣,有助控制病情。

九成為原發性
高血壓一般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近九成的患者屬原發性,即病因不明但與其他風險因素有關。其中,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喝酒及缺乏運動等,或有高血壓家族病史,均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剩餘一成患者屬繼發性,即由其他疾病所引致,例如睡眠窒息症、內分泌失調及腎病等。周志康補充,如患者在照心臟超聲波後發現有心臟肥大的情況,有可能是患有隱性高血壓。

高血壓控制不當有可能引致嚴重併發症,一般分為急性及慢性兩類。急性併發症如大動脈撕裂及腦出血等,或可致命;而慢性併發症包括心臟衰竭、腎衰竭及視網膜病變等,嚴重的話更可能導致失明。周志康鼓勵市民定期自行在家量度血壓及做身體檢查,以便及早發現並控制病情,「如發現自己已患上高血壓,就要盡早向家庭醫生查詢。」


用藥達最大效益
患者一般可透過改善生活習慣和藥物治療來控制病情。生活習慣上,首先要培養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盡量避免煙酒。藥物治療方面,五大類降血壓藥物中的利尿藥及鈣離子阻斷劑較為常用,醫生亦會考慮病人情況及風險後制訂合適的藥物組合。周志康解釋,「如病人有冠心病或心絞痛等情況,會建議患者使用β-受體阻斷劑,以達致最大的治療效益。」

不過有部分患者在使用三類不同抗高血壓藥物後,血壓仍然超標,可能屬難治性高血壓。醫生會先了解病人是否依照藥物指引服藥及日常的生活習慣等,從而就難治性高血壓作出診斷及調整藥物組合,助患者盡量控制血壓。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