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一些皮膚病會悄悄來襲,例如濕疹、暗瘡、脂溢性皮炎等。如果不希望受這些皮膚疾病困擾,不妨依從皮膚科專科醫生唐碧茜的護理貼士,好好保護皮膚。
夏天有不少戶外活動,天時暑熱難免會多流汗,汗水會刺激皮膚;陽光又會抽乾皮膚水分,容易引致痕癢;行山等活動或會多接觸花粉,又或使用平時少用的含化學成分產品如止汗劑、防曬用品等,均可能引致過敏。唐碧茜補充,「皮膚於夏天的油脂分泌也較旺盛,有時會阻塞毛孔,助長細菌孳生,因而誘發皮膚病。」
過敏性體質易有濕疹
濕疹成因複雜,醫學研究嘗試從先天、後天不同方向了解濕疹成因。過敏性體質或有家族病史的人較大風險患濕疹,唐碧茜解釋,「如果皮膚屏障功能失調,又或免疫系統反應過敏就會較易產生問題。」近年有研究發現體內的氧化壓力及抗氧化物水平有可能和濕疹發作有關。其中一種濕疹稱為異位性皮膚炎,常見於面部、頸部、手肘和膝後的摺位,出現皮膚痕癢、紅腫、乾燥、脫皮,嚴重會有水泡和滲液。脂溢性皮炎跟荷爾蒙、真菌等因素有關,多出現於眉毛、法令紋位、頭皮、髮線、耳朵、胸口等油脂腺旺盛位置,同樣會紅腫、痕癢和脫皮。暗瘡則很常見,基因、荷爾蒙失調、生活習慣、壓力等都是其成因。
內服外用改善皮膚
濕疹方面,一般會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而於類固醇不適用的位置,亦可選擇非類固醇外用免疫調節劑例如鈣調磷酸酶抑製劑或PDE4酵素抑制劑;如痕癢影響睡眠質素,也會用到抗組織胺。中度至嚴重患者,則可能要用口服類固醇、口服免疫系統抑制劑、紫外線光療法、生物製劑或口服JAK抑制劑。脂溢性皮炎與真菌(Malassezia)有關係,所以治療上會用到抗真菌藥膏和洗頭藥水;若情況未能受控,亦可使用口服抗真菌藥;其次會用到類固醇或非類固醇外用藥膏幫助消炎;針對皮屑、頭皮,則會使用尿素、水楊酸或焦油成分的產品去角質。至於暗瘡,會根據嚴重程度使用過氧化苯、維他命A酸、杜鵑花酸、抗生素如克林霉素等外用藥;較嚴重者或需口服藥如四環素類抗生素、口服荷爾蒙藥、口服維他命A酸等。唐碧茜提醒,「暗瘡不難醫治,但如形成一些永久疤痕就要花很多時間心力去處理,所以不要等暗瘡很嚴重才求醫。」
日常注意水油平衡
濕疹和脂溢性皮炎患者在日常皮膚護理上要特別小心,除保持個人及家居環境衛生,避免接觸致敏原和刺激物外,建議要做好保濕工夫,尤其在洗澡後,維持水油平衡。唐碧茜指,潤膚產品有補水和鎖水兩大功能,水油比例不同,功能也不同。研究亦指出,濕疹患者使用足夠分量、次數的潤膚膏,可減少因皮膚痕癢發炎而要用類固醇的次數。想避免暗瘡,當然要保持皮膚清潔、避免化厚妝或使用阻塞毛孔的護膚品。有文獻指進食過多高升糖指數食物和奶製品,可能會令暗瘡情況加劇。「千萬不要多手擠暗瘡,會令發炎情況惡化,甚至留下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