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常見的「蚊叮」其實不是被蚊咬,而是人體對蚊的唾液產生敏感反應所致,因而導致紅腫和痕癢,普遍問題不大,數天後可消散。但也有例外情況,兒科專科醫生指,抵抗力弱的小朋友或長期慢性病患者等,被蚊叮後或致嚴重過敏情況,甚至需入院治理,建議應做好驅蚊措施。
1歲多的Aden早前隨媽媽到住所附近購物,只外出15分鐘,便招來蚊子侵襲,未幾,耳朵出現異常紅腫情況,媽媽立即帶他看醫生,醫生表示Aden可能對某類蚊蟲的唾液特別敏感。
前臂腫脹要抗生素治療
類似Aden的情況,兒科專科醫生李卓漢稱,「這類個案在蚊蟲滋生高峰期如春夏季特別常見,有急症室醫生就不時接收因蚊叮致嚴重過敏,誘發繼發性細菌感染的個案,部分個案甚至整隻前臂腫脹,需留院注射抗生素治療數天方可出院。」
他續稱,兒童尤其要小心此類感染,「因小孩出現蚊蟲叮咬致嚴重敏感的反應較高,加上難忍手抓癢,便容易製造傷口,加上易於忽略傷口護理,細菌入侵輕而易舉。」李卓漢建議,要避免此類情況,首要是做足防蚊措施,包括戶外遊玩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衫褲、避免家居積水、出汗後盡快擦乾及洗澡等,以及塗搽驅蚊劑。
世衛推薦新成分驅蚊劑
李卓漢指,現時坊間有售不同成分的驅蚊劑,以往最常聽的是DEET,但其安全性存在爭議,或會刺激皮膚、引發抽搐及神經麻痺等,亦應避免讓10歲以下小朋友接觸,不過如跟足指示使用,問題應該不大。
至於較適合小孩使用的驅蚊劑,他指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含有Picaridin成分的。研究顥示,產品含有15%濃度的Picaridin能帶來10小時的驅蚊保護,而且經檢測後,有關成分安全,通過皮膚敏感及毒理測試,故孕婦及幼兒均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