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是廿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雨水的由來及習俗是甚麼?代表一定會落雨嗎?另外為何衣著應下厚上薄?如何可以避免舊病復發?飲食上又如何配合?現在為大家一一解釋。
雨水由來
雨水當天未必下雨,不過反映了這段時節雨水會比較多,而香港氣溫大約維持攝氏17度左右。古書《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即指春風開始吹遍大地,冰雪漸融,春暖花開。不過傳統上又認為,雨水當日如果沒有雨,便代表當年收成或不理想。
衣著下厚上薄
此時天氣雖然開始回暖,不過氣候仍然多變,乍暖還寒,因此要適當增減衣物,不能以為回暖便可幫衣櫃「換季」,以免風寒入侵。另外,「寒多自下而生」,春季衣著宜下厚上薄,即使上身想穿得較輕便,下身仍應維持較長、偏厚的褲或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