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大致命疾病之一的心臟病,為逾8成猝死個案的隱形殺手。但往往缺乏任何奪命徵兆的心因性猝死,又是否完全防不勝防?心臟科專科方晧暉醫生指,現時的心臟除顫器植入手術已相當成熟,手術風險低且幾乎無礙往後日常生活,患有惡性心律不正,尤其有心室纖顫「前科」人士可考慮植入以保護自己,大大減低猝死危機。
心因性猝死的常見成因主要視乎年齡,較年輕人士主要為先天性心臟疾病,如心肌肥厚症、遺傳性心律病(突發性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 SADS)、心臟傳導異常等結構性缺陷,較容易引致心室纖顫;較年長人士則多數為冠心病、急性心律失常等後天性成因。
一覽心臟除顫器及心臟起搏器主要分別
預防勝於治療,醫生或會建議心臟病患者植入心臟除顫器或心臟起搏器。心臟除顫器內置電擊功能,以處理心跳過快問題;而心臟起搏器並無電擊功能,以治療心跳過慢為主。若患者曾出現惡性心律失常,尤其最危險的心室纖顫,醫生會建議植入除顫器,應對往後再有電擊治療的突發需要。
全皮下心臟植入式除顫器
入侵性較靜脈植入式低 保留血管完整性
心臟除顫器亦有兩種類型可選。傳統經靜脈植入式除顫器(Transvenous-ICD)即是將電線經由靜脈引入心臟,而裝置通常植入在左肩(約心臟左上)位置。若患者為晚期腎衰竭、曾進行電療化療等,周邊靜脈血管變得狹窄、甚至栓塞,便無法進行手術。
幸而全皮下心臟植入式除顫器(S-ICD)的出現,一般人都合適進行除顫器植入手術。方醫生解釋,顧名思義,S-ICD即整個系統完全放置於皮膚下。裝置植入左胸下,而電線只會圍繞心臟,並不會引入心臟。S-ICD不但入侵性較低,還能保留心臟與血管的完整性,更適合年輕患者。方醫生以印象最深刻的一位20多歲的女患者為例 ,「她心臟有良性腫瘤,後來一次游泳時發生心室纖顫,遇溺搶救後雖然無恙,為免情況再度出現,我建議進行全皮下心臟植入式除顫器手術。現時她的情況穩定,再沒有暈倒,生活美滿。但當然,傳統和全皮下植入除顫器各有好處,不能一概而論,患者應諮詢醫生以選擇最合適的方案。」
除顫器植入手術成功機率高達99%
不少患者擔心在身體植入儀器為高危手術,方醫生澄清,「無論是傳統,還是全皮下類型,現時只需局部麻醉患者,兩者植入風險相若。手術成功機率高達99%,而併發症機率低至約3至4%,可謂非常安全。」
手術後頭三個月因傷口仍未完全癒合,或會出現電線移位、鬆脫等問題,患者需要分外小心,切勿壓到或撞擊傷口,避免任何劇烈運動或令傷口拉扯的動作。飲食上並無特別注意事項,醫生只會針對引發心律不正的成因作出建議,如心臟衰竭患者儘量低鹽飲食、糖尿病或膽固醇高便以飲食清淡健康為主。
拆解坊間迷思 植入除顫器幾乎無礙往後生活
籲錯誤電擊後立刻求醫跟進
患者初初或覺得有異物感,但慢慢會習以為常,之後照樣可以做運動、去旅行,可謂生活如常,並沒有甚麼「禁忌」。有關心臟除顫器無法接近電子產品及進行磁力共振的迷思,方醫生強調,患者只需避免電子產品太接近除顫器,改變細微生活習慣如用免提裝置通話即可;另外科技日新月異,現時絕大部分機款兼容電腦掃描造影(CT)及磁力共振掃描造影(MRI),無須過分擔憂。
他續提醒,心律不正遭電擊後固然必須儘快求醫檢查,但一旦出現錯誤電擊(Inappropriate shock),同樣需要及早覆診,尋找出錯根源,調整程式以盡可能減少出錯機率。現時有些型號還設有遙距監測功能,能即時傳送數據至雲端,當醫護人員觀察到異樣時,也會主動聯絡病人覆診。
換電手術簡單低風險
一般來說,傳統心臟除顫器的電池壽命約有十年,而全皮下心臟除顫器則約8年;電線的壽命一般很長,可用上20至30年。在更換電池前,醫生必定會先詳細檢查電線部分,只要功能運作良好,沒有破損便不需要更換,手術相對植入手術更簡單和低風險。
方醫生提醒,如有任何疑問,患者切勿諱疾忌醫,必須諮詢專科醫生意見,以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若曾遭心臟除顫器電擊,無論怎樣也建議立刻求醫跟進。
資料來源:心臟科專科方晧暉醫生及遺傳性心律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