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民聞「心臟病發」色變,因為覺得總是突如其來,而且有即時生命危險;其實也有小型心臟病發的個案,患者因病徵相對輕微而忽視,反而錯過黃金治療機會。
香港浸信會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鄧勁勳表示,小型心臟病發——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病徵可能較輕微,但短期內仍有致命風險,長遠亦增加嚴重心臟病風險,故此患者必須及早接受治療。
通波仔解危機
40歲的陳先生(化名)因心絞痛而前往急症室,由於病徵隨時間緩和,最終自行離開急症室。幾天後病情反覆而求醫,確診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其中一條主要冠狀動脈已嚴重阻塞,隨時再度病發。」於是鄧勁勳為他「通波仔」:先用球囊打開血管阻塞位置,然後植入支架撐起血管,解除是次心臟病發危機。「若陳先生沒有得到適切治療,後果可大可小。」
三種心臟病發
冠狀動脈供應血液至心臟肌肉以維持其運作。心臟病發亦稱心肌梗塞,指冠狀動脈在突然阻塞時,令心肌缺血甚至開始壞死的情況。鄧勁勳指出,可以在心電圖段落特徵上分辨出三種心臟病發類型:第一類是最危急的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血管通常出現100%阻塞,患者必須在90分鐘內通波仔阻止心肌壞死。第二類是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心電圖會出現ST段下沉或T波段反轉,同樣需要通波仔疏通血管,但病情惡化速度相對較慢。第三類是不穩定型心絞痛,從心電圖可以看出T波段異常,病情相對上最輕微。「三類心臟病發的病徵十分相似,患者多數感到心絞痛、胸口翳悶、胃痛、氣促、出冷汗、或作嘔等;非典型症狀則有反射型痛楚,例如牙骹痛、肩膊痛或背痛等,而病徵強烈程度一般取決於心臟病發類型。」
常見瀰漫性病變
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患者多數較年長,心血管疾病進程已有一段時間,以及伴隨其他高危因素如高血壓、高膽固醇及糖尿病等,因此常見瀰漫性病變,即阻塞位置較長,整體血管不健康。鄧勁勳指,這類患者的冠狀動脈粥樣斑塊出現破損或剝落時會引發血栓,導致血管出現突發性阻塞。「為這些患者作心導管檢查時,會發現僅有小量血液能流過阻塞位置。」
術後保養更重要
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患者即使接受了通波仔手術,日後也較易復發,長遠來說死亡率甚至較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更高,所以手術並非一勞永逸。鄧勁勳提醒,通波仔後千萬不要自行停藥,特別是術後處方的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日常生活中,為控制血壓及膽固醇,患者要注意飲食,少鹽少油,以及保持心境開朗。另外,有患者擔心做運動會再度引起心臟病發。其實病情穩定後,按醫生指引遁序漸進地以運動作鍛煉,可令心臟更強壯。最好每星期做三至四天,每次30至45分鐘的帶氧運動。」鄧勁勳強調,患者無法分辨出自己屬於哪一種心臟病發,所以出現心臟病發病徵時,無論嚴重與否,都應該盡快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