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1-03-23 10:00:00

拯救中風丨美研將皮膚細胞重編成血管細胞 修復腦組織

分享:
在美國平均每隔40秒就有一人中風,這個全球第二大死因,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往往相當困難。(互聯網圖片)

在美國平均每隔40秒就有一人中風,這個全球第二大死因,把握治療的黃金時間往往相當困難。(互聯網圖片)

中風患者治療可謂分秒必爭,然而大多數治療速度追不上大腦受損程度。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的一項研究,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細胞療法,能夠為缺血性中風患者修復腦組織,就算是發病後幾天仍可使用。相關技術有望終有一天能令患者恢復語言、認知甚至運動功能。

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與工程學院的科學家聯合研究,利用一種名為「組織納米轉染技術」(TNT)的過程,將遺傳物質引入細胞,將皮膚細胞重新編寫轉換成血管細胞。他們在中風小鼠模型進行試驗,將這些已轉換成血管細胞部署在小鼠大腦,成功促使大腦血管的形成,恢復正常血液供應,有助修復受損腦組織。研究人員在數周後透過磁力共振觀察小鼠腦部,證實小鼠已恢復90%運動機能。

adblk6

共同研究作者之一,生物醫學工程與工程學助理教授Natalia Higuita Castro解釋,小鼠有著更高的恢復能力,「我們發現被注射到患處的細胞,以囊泡形式釋放出愈合信號,這有助於受損腦組織的恢復。」在美國平均每隔40秒就有一人中風,這個全球第二大死因,就算救活仍有不少人出現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包括癱瘓、失去說話能力或喪失活動能力。希望新技術能夠拯救中風患者,而團隊也探討作為治療其他腦部疾病,如老人癡呆症等的潛在可能。

(來源:俄亥俄州立大學)
網址:https://news.osu.edu/new-technology-retrains-cells-to-repair-damaged-brain-tissue-in-mice-after-stroke/

大學利用組織納米轉染技術,將皮膚細胞轉換成血管細胞,並植入小鼠腦部,協助修復組織。(俄亥俄州立大學)

大學利用組織納米轉染技術,將皮膚細胞轉換成血管細胞,並植入小鼠腦部,協助修復組織。(俄亥俄州立大學)

入App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

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