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一項研究指出,傍晚6時吃晚飯,助消脂降血糖。(互聯網圖片)
香港人工作忙碌,捱夜OT,很多時可能要到深夜才能進食晚餐。然而最近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愈遲吃晚餐可導致體重增加及血糖上升,以同樣的晚餐份量計算,夜晚10時進食晚餐比傍晚6時進食,會令血糖增加20%,而脂肪燃燒量則減少10%。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邀請了20名健康成人參與研究,分別被安排在傍晚6時及晚上10時進食晚餐,而他們進食的食物及熱量均為一樣,並需要在晚上11時上床睡覺。研究期間他們需要帶上監測儀,追蹤血糖值及脂肪代謝率變化。結果發現,「10時組」的血糖比「6時組」平均高近20%,但脂肪燃燒量則低10%。
不過,負責研究的專家指每個人的新陳代謝反應並不一樣,有些人可能不受進食時間的影響,可以凌晨才吃晚餐。但結果就反映了進食時間較所吃的食物,對體重的影響可能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