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若出現咳嗽、發燒等典型症狀可先觀察,一旦開始出現呼吸困難,就是最危險的警號,此時務必立即就醫診治。](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iStock-901737088-2.jpg.webp?itok=J0j08vSU×tamp=1739016613)
一般人若出現咳嗽、發燒等典型症狀可先觀察,一旦開始出現呼吸困難,就是最危險的警號,此時務必立即就醫診治。
知名藝人大S在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的消息震驚各界,再次喚起大眾對流感併發症的關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信均醫生指出,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疫苗,若已感染並出現呼吸困難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
降低重症發生率 接種疫苗為首要關鍵
流感整體致死率約千分之一,但若併發重症,致死率會驟升至20%。陳信均醫生強調,這種顯著的致死率差異凸顯預防的重要性。根據過去的臨床經驗,台灣曾在7、8年前經歷一波嚴重流感大流行,當時重症病患數量驟增,甚至出現呼吸機設備供不應求的情況。這次經驗促使隔年疫苗接種率大幅提升,也確實降低了流感重症發生率。
接種疫苗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概念,必須有九成以上人口接種才能產生群體免疫效應;值得注意的是,疫苗主要預防可能導致重症的甲型及乙型流感,其他如腺病毒引起的季節性流感則不在保護範圍內,這也解釋為何有些接種者仍可能感染流感,但通常症狀會較輕微。
![接種疫苗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概念,必須有九成以上人口接種才能產生群體免疫效應](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59065C60-A317-4921-9E1B99C357E6DC55_source.webp?itok=X7-GGl9q×tamp=1739016613)
接種疫苗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概念,必須有九成以上人口接種才能產生群體免疫效應。
及時警覺就醫 避免憾事發生
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以及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族群,這些族群因免疫力較弱,即使接種疫苗後也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當出現初期症狀時,應在2至3天內及早就醫,因為病情可能會急速惡化。
特別要注意的是,一般人若出現咳嗽、發燒等典型症狀可先觀察,一旦開始出現呼吸困難,就是最危險的警號,此時務必立即就醫診治。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