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柏金遜症便會想起手震的典型症狀,它屬慢性腦神經組織衰退疾病,每800人便有一人患上。治療主軸為使用藥物控制,病情嚴重時,可考慮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改善徵狀,同時減少藥物的劑量和數量,提升生活質素。
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潘德立表示,患者腦幹內的「黑質」部分退化,神經細胞逐漸分解和死亡,繼而未能產生足夠的多巴胺,令指揮肌肉活動功能受損,影響活動能力。「大部分患者為60歲以上人士,不過40歲前發病的患者亦佔一成。」
開關現象
不同階段的柏金遜症,徵狀也有分別。潘德立解釋,初期患者會間歇或持續手腳震顫,手腳亦會僵硬,「一格格」地郁動,久坐起來、起步行或停步會出現困難。病況進入中期,病徵由一邊身體發展至兩邊,藥效出現「開關」現象,即藥力發揮時行動如常人,但藥力過後就回復關燈狀態,藥效持續時間亦愈來愈短;患者多以碎步向前行,因此轉向困難,也容易跌倒。到後期患者行動能力大減,說話不清、吞嚥困難,甚至失去自理能力,藥力出現時或有不自主動作、幻覺或妄想等徵狀。腦部植入電極
潘德立形容,「藥物是治療柏金遜症的主軸。」藥物主要分多巴胺類及非多巴胺類兩種,惟病情惡化時,藥物的數量和劑量均會上升,可頻密至每兩小時用藥一次,而藥效卻漸降。這時需考慮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燒灼腦部患處改善徵狀,又或接受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將電極植入腦內,連接位於鎖骨附近皮下的刺激器,以電脈衝調節不正常腦神經訊號,提升患者活動能力。潘德立稱,「手術適合年齡小於75歲,發病5年或以上,而藥物不能改善徵狀的原發性柏金遜症患者,估計5%至10%本港患者適合手術。」
實時監測功能
最新一代的腦部電刺激儀器,加入實時監測功能,能夠偵測1至100Hz頻率的腦部局部場電位訊號,並分為5個波段,代表患者的不同狀態,例如手腳僵硬為13至30Hz、震顫為8至27Hz等,於是醫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狀況,有助精準調校腦電刺激量及用藥劑量。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陳曉暉續指,「為達到更好效果,患者需要於手機程式記錄『電子日誌』,例如在某時段曾跌倒、出現徵狀,以及服藥等,醫生參照腦電波數據後便可作出調校,改善徵狀,避免藥力過強的不自主動作。患者亦可在醫生容許範圍內自行調節腦電刺激量。」
臨床效果良好
本港有三家公立醫院可做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已完成約500次手術,而新一代儀器於去年下半年引入,亦有20至30名患者使用中。陳曉暉分享,「一位患者由舊型號更換新一代儀器,之前以為電刺激量及藥物已調校得很好,沒有手震,但患者告知經常跌倒。當轉用新一代儀器便發現不足之處,重新調整後就不再跌倒。」潘德立亦希望患者家人參與治療,如協助患者輸入電子日誌,適時作出鼓勵持續治療,行動能力改善時不妨多外出,見見親友,平時多參與家庭事務,甚至坊間舉辦的活動等,對患者的心理健康亦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