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數據指出,疫情後18歲以下學生,每4人便有一人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及抑鬱症狀,是疫情前的一倍;而香港2023年學生輕生的個案亦超過30宗,情況不容忽視。香港情緒健康學會創會會長林美玲醫生與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合辦「WeCare Support Our Students」(簡稱「WeCare SOS」),並在香港電台節目「我們不是怪獸」中,分析情緒問題的原因。
及早評估高危學生
學生輕生固然令人痛心,而高危學生即使找到援助途徑,卻需要輪候一段長時間才可獲得所需服務,更是當中的痛點。林美玲表示:「WeCare SOS由坊間約20名精神科醫生連同一批義工及社會工作者,在短短兩星期內組織起來,為學生提供緊急服務。」若高危學生能夠及時得到精神科醫生接見、評估和支援,有助紓緩學生輕生問題。「計劃的首幾次治療是免費,然後再由社區資源接棒。計劃的第二部分是提供專業培訓強化教師和社工識別高危同學的能力及提供支援,預計將會有更多醫生加入。」
情緒問題表徵
現今學生面對的壓力不少,功課繁重、放學後又要補習;加上復課後要趕進度,挑戰極大。林美玲提出學生情緒出現問題時或有以下表徵:
- 睡眠質素欠佳,難於入睡或過早睡醒;
- 缺乏動力,不欲做功課;
- 不注重個人儀容和不想見人;
- 出現心跳、手震、手心冒汗、呼吸急促,沒戴口罩也呼吸困難;
- 腸胃不適、沒胃口、經常去廁所。
林美玲呼籲家長留意孩子們以上表徵,勿低估以為孩子詐病不想上學,避免情況惡化成焦慮症以至抑鬱症。
多溝通讚美
林美玲建議家長:
- 每天多花10至15分鐘陪伴子女,維持良好溝通;
- 用較具體的讚美打開話題,每天給孩子們兩項讚美。
「家長嘗試用關心及孩子的興趣來建立關係。當關係建立了,孩子便會和你分享更多自己的事。關係就像放風箏,風箏會時近時遠,但總有風箏線把你和風箏連在一起。若風箏線因拉得太繃緊而折斷,風箏就會飛到不知所終。」
尋求專業幫助
學生𠝹手、自殘行為,林美玲分析他們正表示皮肉痛楚不及內心痛楚的訊息;𠝹手令他們覺得自己還存在這世界上,向周邊的人發出求救訊號。外國研究顯示,曾傷害過自己的人,在首5年內成功輕生的風險比一般人大。家長若遇上孩子自殘,要找學校社工或專業人士幫忙。「不論孩子有多大,溝通家門要保持常開,家長也要代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若家長只當作小事而忽略聆聽子女聲音,他們便誤以為在家中只能保持歡笑的面容,從此收起內心的不安感覺。至於教師方面,雖然教師未必是心理專家,但只要保持鎮定去聆聽同學的心聲,把所接收的訊息轉告輔導組、心理學家或找校外的專業組織,必能幫助遇上情緒困難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