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頭哥痛也關腸道問題事?醫生教3招養腸道顧關節
關節問題原來也和腸道有關?有醫生指出,我們習慣將膝蓋痛和退化性關節炎歸因於年齡和磨損,但有研究發現關節問題如膝蓋痛或退化性關節炎等,其實也和腸道問題相關。他指出可以透過3大方法,有效養好腸道,並顧好關節。
膝頭哥痛也關腸道問題事?
基因科醫生張家銘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根據於今年發表在《Science》期刊的一項研究,膝蓋疼痛不只是因「磨損」導致,而是一整條被忽略的腸道——關節軸線(gut-joint axis)出現問題。
該研究是由國際研究團隊主導的大型研究,當中分析超過1,800位人類的代謝體資料,再結合小鼠實驗進行分析,研究揭示了一種特殊的膽汁酸——甘牛熊去氧膽酸(GUDCA),與關節健康密切相關。GUDCA由腸道內的益生菌產生,能調節免疫反應和代謝平衡。當中最關鍵的菌種是Clostridium bolteae的益生菌。這種菌在健康人腸道裡會幫忙產生GUDCA,進而影響整體的抗發炎能力。
研究發現,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體內的GUDCA濃度顯著下降,這與有益菌Clostridium bolteae的減少有直接關係。所以,當腸道益菌變少、GUDCA濃度不足時,身體內本來用來保護關節的「修復訊號」就中斷,身體關節便會慢慢退化。
另外,亦有一項追蹤近6,000人的研究發現,服用UDCA(GUDCA 的前驅物)的患者,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風險顯著下降,即是現正已經有有機會延緩甚至改寫關節退化的現成的「老藥」。
當腸道中的GUDCA濃度不足時,會壓抑腸道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的能力。GLP-1不僅調控血糖,還能進入關節,發揮抗發炎和修復細胞的作用。動物實驗顯示,補充GUDCA明顯減緩老鼠的關節退化,而一旦封鎖GLP-1的作用,GUDCA的效果就會消失。這條腸道GLP-1——關節的路徑,對於膝蓋的健康至關重要。UDCA(熊去氧膽酸)在台灣已用於治療肝膽疾病,但新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成為延緩關節退化的關鍵分子。這並不是鼓勵自行使用UDCA,而是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視角。
3招養腸道顧關節
張醫生指,如果想讓腸道幫助身體修復關節,最簡單有以下3大方法:
- 吃對益菌與益生元:多吃發酵食品(泡菜和乳酪)和高纖蔬果(番薯和燕麥),有助於腸道內益菌生長。
- 避免高糖高脂與加工食品:這類食物會影響腸道菌相,進而影響膽汁酸代謝與GLP-1分泌。
- 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有助於腸道健康,促進GLP-1的自然分泌。
張醫生表示,膝蓋痛不僅與年齡有關,而是反映腸道健康。通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可以讓腸道幫助身體修復關節,從根本上改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