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運動](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14-1_1.jpg.webp?itok=DxuKX-zB×tamp=1739261006)
跑完馬拉松 紓緩疲勞有法
昨天跑完馬拉松後,有做好緩和運動嗎?緩和運動對於身體在長跑後恢復很有用,大大減低肌肉痠痛;而今日就可以行多一點,甚至緩步跑,也可加快身體復原。註冊物理治療師梁少妍提醒,如果做足紓緩方法也沒有效果,便要懷疑是否有新傷舊患,宜及早處理。
梁少妍認為,雖然長跑後的紓緩很重要,但賽前的準備一樣對紓緩有很大影響,「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有經驗的跑手一樣會肌肉痠痛,而如果你的心肺功能好,恢復就會比較快,因為血液循環可更有效帶走代謝廢物。」因此,長跑不適宜臨急抱佛腳,應該最少幾個月前開始訓練。
![緩和運動](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14-2.jpg.webp?itok=QkuaCa-M×tamp=1739261006)
梁少妍指良好心肺功能有助血液循環,若要恢復快,就應練好心肺。
5大紓緩方法
完成長跑運動之後,梁少妍建議可以做下以紓緩方法,有助加快身體恢復。
‧緩和運動:跑到終點後不宜立即停下,應該繼續保持行走最少幾分鐘;另外要做全身的伸展運動,尤其下肢,放鬆緊張的肌肉,讓身體血液循環帶走肌肉中的乳酸。每組肌肉拉15至30秒。
‧暖水浸腳:又或者浸浴,用最高約攝氏40度暖水加強小腿血液循環,並紓緩疲勞。
‧墊高腳踝和小腿:休息時坐著及躺在床上時可平放下肢,或者用枕頭墊高腳踝及小腿(legs elevation)利用地心吸力,幫助血液回流。若加上踝關節運動(ankle pumping exercise),更可幫助減低下肢肌肉痠痛,身體恢復更快。
‧攝取足夠水分:人體有六成為水分,若水分攝取不足,血液也會較為濃稠,有礙血液循環。因此應不時補充水分,最忌口渴也忍住不喝水。
‧恢復跑:長跑之後的一天,可以做恢復跑,輕鬆慢跑便可。原理一樣是帶動身體的血液循環,故比起坐著休息,能夠更快處理代謝廢物,自然可以加速恢復。
![緩和運動](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14-3.jpg.webp?itok=DOAaLMlE×tamp=1739261006)
干擾波儀器可助放鬆深層肌肉。
多攝取蛋白質
外國運動員流行冷熱交替浴,輪流用攝氏10至16度的冷水和38至40度的暖水浸浴,達到紓緩之效。梁少妍認為比較激進,亦不會在跑完當天進行,可能做完一般紓緩方法都不足夠時才考慮,「另外亦要視乎自己心臟是否能夠支持得住。」
飲食上,梁少妍建議多補充蛋白質,「因為身體組織、肌肉的修復都全靠蛋白質,例如雞蛋、紅豆沙、芝麻糊、豆腐花、豆漿都可以。惟腎病患者就要選擇沒有嘌呤的蛋白質來源才可。」
詳細評估疼痛成因
如果做足以上方法,數天後仍然感到疼痛,就有可能是一些日積月累的肌肉問題,例如是按下去硬硬的肌肉激痛點,應向物理治療師諮詢。物理治療師會採用經皮神經電刺激器(TENS)、熱敷儀器、干擾波等為患者更深層次地放鬆肌肉。梁少妍續指,「有需要的話,我們會詳細評估問題成因,曾有個案是跑後腳板底及阿基里斯腱疼痛,甚至影響行路,於是利用儀器檢查其步姿,發現他多用小腿、腳底肌肉推進,於是重新調整他的發力模式、放鬆繃緊的肌肉、強化核心肌群,就漸漸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