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拉松後數小時內更感染?醫生揭4大習慣恐致免疫系統崩潰](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joe43_2.jpg.webp?itok=gWPpcKeE×tamp=1739038686)
跑馬拉松後數小時內更感染?醫生揭4大習慣恐致免疫系統崩潰
本周日即將舉行的香港馬拉松,但馬拉松後的數小時免疫系統可能會受到影響,是最容易感染的時期!有醫生指出,雖然免疫力可以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來培養,但過度或極端的習慣可能會適得其反。
做運動、曬太陽是雙面刃?
減重醫生蕭捷健在其facebook上分享指, 免疫力的維持需要平衡,過度或不足的運動、睡眠、碳水攝取,甚至陽光暴曬,皆可能導致免疫系統的崩潰。以下是4大習慣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崩潰:
1. 運動頻率的重要性
正面影響:
- 適度運動可提升免疫力。研究指,每星期3至5次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或騎單車),可增強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和T細胞的活性,加強對病原體的防禦。
負面影響:
- 過度運動可能產生反效果,長時間高強度運動(如馬拉松)會抑制免疫細胞功能,這被稱為「開窗理論」,使身體在運動後數小時內增加感染風險。
建議:
- 激烈運動後要注意休息,並在多人的地方佩戴口罩。
2. 碳水化合物的選擇
正面影響:
- 碳水化合物是免疫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長期極低碳水的飲食可能削弱免疫反應。
負面影響:
- 過量攝取精製澱粉會引發高血糖,抑制巨噬細胞功能,使免疫失調,增加肥胖風險。
建議:
- 選擇全穀類和番薯等優質澱粉,並平衡碳水攝取。
![選擇全穀類和番薯等優質澱粉,並平衡碳水攝取,有助避免削弱免疫反應。](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15_2.jpg.webp?itok=7JWFqUW-×tamp=1739038686)
選擇全穀類和番薯等優質澱粉,並平衡碳水攝取,有助避免削弱免疫反應。
3. 睡眠時間的平衡
正面影響:
- 睡眠不足會降低T細胞活性和抗體產生,增加感染風險。
負面影響:
- 過多睡眠(超過9小時)可能導致慢性發炎,與免疫功能下降有關。
建議:
- 成年人建議保持7至9小時的睡眠,以促進免疫調節。
4. 維他命D和陽光暴曬
正面影響:
- 適度曬陽光有助於合成維他命D,對免疫細胞功能至關重要。如果維他命D不足會削弱對病原體的防禦力。
負面影響:
- 過度暴曬可能增加皮膚癌風險,過量補充維他命D(如超過每日4,000IU)可能導致高鈣血症,抑制免疫細胞活性。
建議:
- 每日攝取600至800IU維他命D,每周2至3次適度日曬。
![過度曝曬可能增加皮膚癌風險。](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16_2.jpg.webp?itok=De9Y3eUk×tamp=1739038686)
過度暴曬可能增加皮膚癌風險。
運動後累足24小時?
蕭醫生指,如果運動後感到疲憊超過24小時,或即使睡了8小時仍感到疲倦,這可能是過勞的訊號。找到適合自己的可持續生活節奏,並調整飲食和運動習慣,才能有效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