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靜態的生活模式,坐的時間遠比站立或行走多,可說是現代人的健康殺手之一。不少醫療機構都提倡人們每星期要做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因為不同的研究均表明,恆常運動對健康有益,即使只是每日做10至15分鐘運動,也能減低死亡風險,延長壽命。
根據一項在《Lancet》發表、涵蓋近40萬人的研究,與不運動、即每周運動少於60分鐘相比,就算每星期只做90分鐘運動的低度運動量人士,死亡率也降低近14%,並延長至少三年壽命。
另一項在《PLOS Medicine》發表的研究則有近60萬名年齡介乎21至90歲的成年人參與,亦發現每周期只要做75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包括簡單的快走,也較不運動者延長1.8年壽命,若每週能運動150分鐘更可增長壽命3.4至4.5年。中等強度運動是指一些令人有微喘並有明顯的增加心跳速率的運動,如快走、跳舞、園藝、家務等,而跑步、游泳及球類運動則屬於較高強度的活動。
其實想長壽健康,運動絕不能缺少,而且所花的時間不多,只要每天用10至15分鐘的時間動一動,便可以令自己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