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後病情迅速且致命,本港早前曾出現一宗死亡個案,涉及一名73歲老翁,他在感染後出現高燒,其後神志不清,不幸離世。據統計顯示,截至4月15日,本港已錄得5宗腦膜炎雙球菌確診個案,年齡最小患者僅7歲。有醫生提醒,嬰幼兒、青少年、長者、海外升學及移民人士以及免疫系統弱的人士為高危感染一族,建議他們應多加注意個人衛生,並可以按需求,接種相關疫苗以減低感染風險。
病徵似感冒易忽略
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主席、世界兒童傳染病學會(亞洲)常務委員關日華醫生指,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經由患者咳嗽或打噴嚏而產生的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而傳播。個案分為兩大類,包括流行性腦膜炎及腦膜炎雙球菌血症。
但由於感染後,病徵可能與普通感冒相似,導致家長容易忽略。關醫生指,如果屬於腦膜炎雙球菌性敗血症,患者可能會出現發抖、發冷、發燒、嘔吐;如果屬於腦膜炎雙球菌性腦膜炎,症狀則可能會出現嚴重頭痛、畏光及喪失意識。
疫情後個案反彈
關醫生又指,隨着新冠疫情後,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個案有反彈趨勢,多個熱門地方,例如英國、中國內地及澳洲,都有個案上升的情況,尤其是血清B型。
早前有來自14個國家/地區的權威專家,包括中國、香港、台灣、英國、澳洲等地,對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提出建議,關醫生指,建議包括:在嬰幼兒中,遭受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影響嚴重的國家,應考慮將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納入嬰兒或兒科的接種建議中。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群組則應擴大對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的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接種努力,特別是在宿舍等高密度人口聚居地,以減低傳播風險。另外,對於從前往高風險地區的旅客,應鼓勵接種腦膜炎疫苗以加強保護。他續指出,在公眾及醫護人員教育上,亦應該提高預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