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症可說是中年人病,常見病發年齡是40至60歲,所以發現長者出現行動緩慢、情緒低落及腳震震,一般會認為他們是理所當然的身體機能衰退。內科專科醫生陳鎮中指出,長者如發生過小血管病或中風,或出現「繼發性柏金遜症」,發病比率約為每10萬名人口中有20人,以65歲以上人士較多。
柏金遜症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類,兩者主要徵狀有震顫、僵硬、動作緩慢及走路易失平衡。中年病發的多為原發性,由於腦幹內黑質部位退化,以致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而起。陳鎮中解釋,老年人患上的多屬繼發性,「老年柏金遜症很多時和小血管阻塞的缺血性中風有關係,如腦白質及基底核因小血管阻塞得不到足夠養分,大腦傳遞訊息亦會大打折扣,出現和柏金遜症相近的症狀。」
舉步維艱
因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柏金遜症的腦細胞退化部位不同,使用治療柏金遜症的藥物在老年柏金遜症一般作用不大,有需要可和主診醫生商量更多適合的治療方案,例如從治療中風的方向出發。陳鎮中續指,原發性柏金遜症初期常見病徵是單一邊手震顫,而老年柏金遜症卻往往是下肢部分先出現問題,步伐遲緩,中期步距亦縮短如碎步,甚至腳掌像黏緊地面難以提起,都是病徵之一。
體諒病人情緒
柏金遜症病人往往顯得無精打采、失去動力,初期更是沒有明顯外觀病徵,但對於病人來說身體的不協調,有力不從心的挫敗感。到晚期更會失去自理能力,身體其他功能亦會漸漸下滑,出現便秘、吞嚥困難,說話不清的情況。陳鎮中提醒:「柏金遜病人因身體狀況容易出現抑鬱徵狀,照顧者及家人朋友應該先由同理心出發,多開解和聆聽他們的心聲,有助紓緩病者的情緒問題。雖然他們的活動能力每況愈下,但家人亦不妨多鼓勵病人努力做運動,多說話分享心聲,都是保持身體狀態的好方法。」
大聲療法
患者往往說話變得細聲,動作的幅度亦較細,陳鎮中建議家人可與病者作LSVT-LOUD(大聲療法),每天密集鼓勵病人大聲說話和大動作表達自己,「雖然初時病人控制得未必理想,但掌握到後他們的『大聲』只是我們的正常聲線,這療法有助他們回復正常生活和社交,有時效果甚至比服藥更顯著。」雖然現時未有治療方案可以根治柏金遜症,但適當用藥配合物理治療等有助改善病情,亦有人由病發至晚期可以長達十多年,積極面對、提高生活質素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