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是造成皮膚老化的最大元兇,而且不論天氣好壞都會存在,因此使用合適防曬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注重防曬更可能增加患上皮膚癌的風險!
紫外線
紫外線即是指陽光中波長200至400nm的光線,並可分為長波紫外線(UVA)、中波紫外線(UVB)及短波紫外線(UVC)。因UVA的波長最長,因此其穿透力亦最為深入,它可穿透皮膚的真皮層,令肌膚產生皺紋、老化、鬆弛及曬黑等,亦是誘發皮膚癌的元兇;而UVB則會導致皮膚曬傷及紅腫熱痛,亦有機會導致皮膚癌。
物理性、化學性防曬
市面上的防曬主要分為物理性及化學性兩種,物理性防曬分子的顆粒會透過反射、散射、折射的能力,避免皮膚直接受UVA及UVB的照射而受傷,其主要成分為氧化鋅及二氧化鈦,性質一般較為溫和,亦較少機會誘發皮膚敏感,惟顏色偏白及質地較為黏稠,較難平均地塗抹。
而化學性防曬是透過將紫外線吸收,再轉化為熱能釋放出來,以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主要成分為阿伏苯宗、二苯甲酮、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等,質地通常較稀薄及清爽,但刺激性較大,容易造成敏感。
SPF愈高愈好?
防曬產品上的SPF系數全名為Sun Protection Factor,表示可阻隔UVB的效能,延緩皮膚被曬傷及曬紅的時間。例如本來十分鐘會曬紅的人,使用了SPF30的防曬產品,就可將皮膚被曬紅的時間延緩30倍,即300分鐘才會被曬紅,有皮膚科醫生建議,一般日常活動,使用SPF15至30的防曬產品已經足夠。如果使用SPF系數過高的產品,很可能堵塞毛孔,及增加皮膚過敏的風險。
PA+++代表咩?
除阻隔UVB外,防曬同時需要阻隔UVA,目前國際上仍未有統一的系統標示產品的UVA防曬效能,現時大部分亞洲國家均使用由日本設計的PA System,以「+」代表UVA的防曬效能,「+」號愈多,代表愈能延長被曬黑的時間。
要達到良好的防曬效果,塗抹的分量一定要足夠,最好每平方厘米可用到2毫克的產品,並於出門前半小時塗抹,約兩小時就要進行一次補搽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