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1-08-19 04:30:00
日報

風濕病關節受累 自我管理減生活影響

分享:

風濕科疾病泛指因免疫系統出問題,錯認自身器官或細胞為外來物而作攻擊,引起慢性發炎的疾病,而引申出的痛症、關節毛病、情緒打擊等亦會影響患者。香港風濕病基金會的「風濕‧我自理」課程,可幫患者管理病情,提升生活質素。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健康教育委員會主席、風濕科專科醫生馬繼耀表示,風濕病有很多種,較常見的有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紅斑狼瘡症等,雖然徵狀不一,但不少都會令關節發炎,出現紅、腫、熱、痛,甚至變形和殘障。
 

臨床緩解為目標
患者關節出現問題的話,除帶來痛楚和不適外,還可能會影響工作令收入減少,加上治療的費用,對個人及家庭造成經濟壓力;長期受病情困擾容易出現情緒問題,如抑鬱、焦慮等;研究更指出,長期不受控的關節炎會增加心血管病比率,間接增加死亡風險。目前風濕病以臨床緩解為治療目標,即患者沒有顯著炎症和其他病徵,馬繼耀解釋,「透過DAS28(28處關節疾病活躍評分)來評估病情並調整治療,協助患者緩解症狀,預防關節損害,重拾生活功能和恢復社交,維持臨床緩解亦可以將復發、關節變形和心血管病風險減至最低。」


顧及情緒管理
不少患者以為,治療的過程中主診醫生最重要,而事實上專科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以至患者本身,於病情管理中亦不可或缺。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資深社工/培訓顧問劉素琼續指,「關節痛楚會同時影響身心,如肌肉僵硬、壓力、情緒低落,因此關節自我管理除病理知識和緩痛技巧外,還顧及情緒處理、運動、如何與醫護人員合作和溝通、監察自己健康狀況,並維持日常活動。」

adblk6
(左起)周曉琪、梁欣嵐、馬繼耀及劉素琼。

(左起)周曉琪、梁欣嵐、馬繼耀及劉素琼。

加強控病信心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及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合辦了「風濕‧我自理」之「關節‧我自理」課程,透過不同教學模式授予風濕病關節管理知識外,病友組長亦會協助帶領課程,分享心得互相鼓勵。至於課程成效,根據參加者於課程前後所做的問卷調查,香港風濕病基金會行政主任梁欣嵐指出,「參加者在課程後對減痛的知識有明顯增長,維持中至高運動頻率的受訪者由七成增加至接近九成,亦有七成人運動頻率增加最少一半,打破以為『唔郁』對病情好的誤解,另有七成受訪者加強了對管理病症的信心。」


運動拉筋減關節痛
2013年確診硬皮症的周曉琪,除晨僵和肌肉無力外,膝頭、手指及腳跟關節亦有痛楚、腫脹和僵硬問題,令生活十分不便,上落樓梯、拿細小物件有困難,影響情緒,不想外出收埋自己。2015年偶然看到醫院的小朋友畫展,燃起她學畫畫的興趣,慢慢地情緒有所改善。去年參加「關節‧我自理」課程,感覺獲益良多,學習運動和拉筋動作後,改善了關節痛及僵硬情況;睡前的鬆弛和呼吸練習,也提升了睡眠質素。

運動和拉筋有助維持關節活動能力。

運動和拉筋有助維持關節活動能力。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