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都市人都經歷過胃痛及胃氣脹,部分人歸咎於飲食不定時,或視之為間中消化不良,自行服用成藥了事。這些看似「小兒科」的症狀,其實有機會是早期胃癌的徵兆。按照胃癌的不同階段,有相應的治療選擇,如要完全清除腫瘤,一般需進行胃部切除手術。部分患者擔心術後需時康復,或怕喪失胃部會對消化功能造成很大影響。外科專科馮堯煇醫生表示:「除傳統開刀手術外,現時亦有微創方式,傷口較小,復原亦較快。術後胃部空間減少,患者只需調整飲食習慣,如少食多餐等,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長期服胃藥增風險 胃部不適應求醫
有家族病史、吸煙及多進食餣製食物的人士均為高危,馮醫生補充:「世界衞生組織亦已界定幽門螺旋菌為一級致癌物,如發現胃部有幽門螺旋菌的人士要多加留意。」另外,有研究指出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的人士,胃癌風險增高約5至6倍,而且服用時間越長,風險越高,屬鮮為人知的風險因素。
胃癌並無獨特症狀,需透過檢查才能確診。醫生會先以內窺鏡觀察胃部狀況,如發現有異樣或腫瘤,會抽取組織檢驗有否癌細胞。另亦有患者確診時已屬第四期,最初求診時癌細胞已擴散至肝臟或淋巴結等,當發現相關位置有癌細胞後,再經進一步檢查發現胃癌。
微創手術傷口較小 術後復原較快
在決定治療方案前,患者需進行全身掃描以確認癌細胞有否擴散。早期胃癌如只局限於黏膜,可透過微創內窺鏡手術將腫瘤局部性完全切清,這類患者的5年存活率一般可超過9成。患者可進行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ESD),運用內窺鏡及特製手術刀將局部性病變的位置切除,手術時間會視乎腫瘤大小及位置而有別,患者需住院一晚,一般翌日可進食流質食物及出院。惟如癌細胞已侵蝕黏膜及達至肌肉底層,則需考慮透過微創手術將胃部局部或整個切除。要決定是否需要切除整個胃部,視乎腫瘤大小、生長位置及涉及範圍等。要把整個腫瘤清除,一般需切除至少7至8成胃部及附近淋巴結,有些患者甚至需切除整個胃部,再將餘下的胃部或食道接駁到小腸。
手術可分為傳統開刀及微創方式,當進行微創手術,醫生會為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在腹部切開5至6個小孔,並將手術所需儀器伸進腹腔切除腫瘤。相比起傳統手術,微創手術造成的傷口較小,痛楚亦較少,患者術後能更快活動,復原速度相對較快。馮醫生分享有一名中年女患者,曾受胃部不適困擾多年,最終求醫檢查,發現胃部有直徑約3厘米大的腫瘤。她進行微創手術切除7成胃部,術後一星期出院,由於病情屬較後期,需在術後配合化療,至今6至7年情況穩定,並無復發。
不少患者擔心切除胃部後對飲食及消化造成很大影響,馮醫生建議:「術後3至4星期應進食流質食物,待手術接駁位置癒合便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惟需少食多餐。」切除整個胃部的患者較難吸收維他命B12,可注射針劑以補充營養,亦建議定期抽血驗鈣及鐵質,並適時予以補充。
以上資訊由馮堯煇醫生提供
Johnson & Johnson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