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是與免疫系統相關的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需要長期接受治療以穩定病情。中度至嚴重程度的患者,可以透過不同種類的生物製劑作為一線治療,以減輕腸道黏膜發炎。常用的生物製劑包括抗腫瘤壞死因子(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anti-TNF)、α4β7整合蛋白抑制劑(anti- integrin α4β7)和白細胞介素12/23抑制劑(anti-interleukin 12/23, anti-IL-12/23)。值得注意的是,anti-TNF生物製劑通常需要配合嘌呤類抗代謝物(thiopurines)一併使用,因而增加患上嚴重感染(包括誘發潛伏肺結核病)及淋巴癌的風險。
每年的11月19日是世界廁所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全球洗手間衛生情況及設施。克隆氏症患者容易出現肚痛及腹瀉情況,假如衛浴設施不理想,便會加重他們的壓力,特別是克隆氏症個案近年在全球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患者多為二、三十歲年青人,及早作出適當治療尤為重要。
年僅廿歲的學生Susanna(化名)兩年前確診克隆氏症,一直使用anti-TNF生物製劑配合皮質類固醇及嘌呤類抗代謝物為一線治療。然而她的病情未能受控,甚至在腸道與膀胱間多處發現有瘻管,引起頻密尿道感染,需要長期服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令她的日常生活大受困擾,嚴重影響學習進度。此外,由於頸部淋巴核間歇性異常發大,需要停用嘌呤類抗代謝物,令病情日趨嚴重。之後醫生為她轉用另一種生物製劑─── anti-interleukin 12/23,腸道炎症反應、瘻管及尿道感染情況也有所改善,生活和學習得以回復正常。而新型生物製劑anti-IL-12/23針對不同發炎機制,安全及方便性更高,有助減輕患者治療時的負擔。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腸胃科肝臟科臨床助理教授張嘉盛醫生表示,克隆氏症這種免疫系統疾病會引起包括大腸、小腸甚至胃部及食道在內的整個消化道發炎,導致腹部疼痛、腹瀉、便血等徵狀,嚴重時更會導致瘻管、腸道收窄及穿空等併發症,患者求醫時需要接受抽血(包括發炎指標「C反應蛋白」(CRP))、糞便鈣衛蛋白化驗、內窺鏡檢查及核磁共振造影以助診斷。
anti-TNF生物製劑 或誘發肺結核
一旦消化道嚴重發炎,張醫生指屆時需要使用皮質類固醇迅速壓制炎症,惟長期服用這類藥物或引起糖尿病、高血壓、白內障及骨質疏鬆等副作用,因此並不建議持續使用,長遠而言需要透過其他藥物應對。當炎症持續和加劇,可使用anti-TNF生物製劑配合嘌呤類抗代謝物同時使用以紓緩病情,「當anti-TNF蛋白類藥物注入體內,身體便有機會產生抗藥物抗體令藥物的濃度減低,使其療效大幅下降,而嘌呤類抗代謝物就能抑制抗體產生,有助發揮原有藥效。」
然而,張醫生指出長期使用anti-TNF會使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增加嚴重感染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本港是肺結核病高發區,anti-TNF可能會誘發部份潛伏結核感染患者發病,故此用藥前必須接受丙型干擾素檢驗(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排除潛伏結核感染的可能性,以決定是否需要同時接受抗結核病治療。此外,這個治療組合亦有機會使乙型肝炎轉趨活躍,和增加淋巴癌的風險。
anti-IL-12/23生物製劑 安全性較高
隨著藥物推陳出新,新型生物製劑anti-IL-12/23通常無須配合嘌呤類抗代謝物一併使用以治療克隆氏症,皮質類固醇也可以逐漸減少使用,以達至單一藥物治療。張醫生解釋,anti-IL-12/23的治療機制不同,而且能大幅減低體內產生抗藥物抗體的風險,能夠單獨使用,治療效果與其他生物製劑相若,有效維持臨床緩解和黏膜癒合的治療目標。此外,患上嚴重感染(包括肺結核)和淋巴癌的風險也大大幅減少,但是用藥前接受IGRA以排除潛伏結核感染仍是必需的。
Anti-IL-12/23誘導治療的一次靜脈注射後,維持期只需每2至3個月才進行一次皮下注射,比起其他生物製劑的維持期需要每2個月一次靜脈注射甚至每2星期一次皮下注射相對方便。張醫生強調,患者選擇藥物時,應與醫生溝通,考慮其有效性、安全性和方便性,因應病情和個人情況,制定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