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2-03-15 07:30:00
日報

【健康解碼】學習新知識 新文化 新潮流 增進醫患關係提升治療效果

分享:
【健康解碼】學習新知識 新文化 新潮流 增進醫患關係提升治療效果

癌症治療過程漫長,如果醫患之間能保持良好關係,將有助提升病人對治療的信心及持續性。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關永康坦言,如果診症時只跟病人談論數據、治療計劃等,可能會嚇怕患者,因此他經常透過與患者分享日常生活,例如傾談電視劇、流行曲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既可讓患者感覺醫生有如一個幫到手的朋友一樣,提升醫患關係,也能紓緩他們的不安情緒,更願意配合治療。

不同年齡層的人士都有機會患上癌症,以乳癌為例,由開始踏入社會的二十多歲女性,及至有事業、有家庭的三、四十歲女士,以至本來正計劃人生下半場的七、八十歲的人士都有機會患上。關永康醫生表示,女性在人生不同階段面對乳癌,都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病情不單對患者個人造成影響,亦有可能影響身邊人,所以醫生都要想盡辦法與她們溝通,分擔她們的憂慮。

「面對較年長的患者,可以先跟她說說家庭、子女、甚至是孫仔孫女的事,再者可以講下當年,說說聽歌的樂趣。記得關正傑其中一首歌的歌詞是這樣說的『人生與命運,一天百變』,人生中有很多挑戰,挑戰來臨時,我們需要正面迎擊。」至於面對年輕的女性患者,關醫生亦有辦法:「例如跟她們說說Mirror,引述姜B的歌詞『天給你貧病困苦,笑著去吃苦』,病人聽到時都會說『醫生,你很update啊』,我就會話『當然啦,否則如何跟你們溝通呀』!」

健康解碼

乳癌的治療日新月異,關永康醫生指,因為病人數目多、研究多、藥物選擇多,近年醫學界更將乳癌仔細分類,例如最多女性患的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中,會再細分為有沒有PIK3CA基因變異,讓醫生可以更精準用藥,真正對準致癌受體或基因來提升治療成效,即使是晚期患者,都可以延長他們的無惡化存活期。

事實上,帶有PIK3CA基因變異的晚期乳癌患者,有機會對荷爾蒙藥物出現抗藥性,患者對化療的反應也會較差,癌細胞從乳房擴散至腦部的風險也會增加,可造成轉移性腦腫瘤,所以醫學界都希望適當時候找出帶有PIK3CA基因變異的乳癌患者,幫助他們度身訂造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關醫生補充,乳癌患者在治療期間即使出現副作用,也可以透過不同藥物或調整劑量去處理,以維持治療的成效,很多患者還可以繼續工作、照顧家人、計劃退休,甚至享受生活,呼籲患者積極面對病情。不過關醫生亦提醒,不同人士接受治療後的成效或副作用亦有所不同,患者應與醫生商討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呈獻:我醫故我在.流行文化篇 短片
詳情可點擊即時觀賞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關永康

關永康醫生表示,即使藥物治療的成效理想,都需要透過良好溝通去保持醫患之間的關係,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