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2018-02-02 06:00:00

同卵陌生人 殘酷科研 3胞胎遭拆散收養

分享:

若你發現世上還有另外「兩個自己」,同出一娘胎,卻因科學實驗而被失散,是喜還是悲?美國有同卵三胞胎兄弟,年幼時因一項有關「性格是先天抑或後天決定」的科研慘遭拆散,由3個家庭分別收養,長大後才偶然驚悉世上還有兩名兄弟。團聚的歡欣,以及聚焦在鎂光燈下帶來的名利,令他們從未如此快活過,惟好景不常,其中一人更在壯年自殺身亡。逾半世紀過去,3人的悲歡離合近日被搬上銀幕,再令人反思科研與人權的界線。

(左至右)大衛、羅伯特及艾迪。

(左至右)大衛、羅伯特及艾迪。

羅伯特沙夫蘭(Robert Shafran)、大衛科爾曼(David Kellman)以及艾迪格蘭德(Eddy Galland),姓名毫不相干,誰也沒想過他們同於1961年7月12日在紐約長島由同一位猶太女子所生。1980年,19歲的羅伯特入讀紐約一間社區大學,雖初來報到,同學卻對他又抱又吻,熱情不已,惟人人都稱他「艾迪」。他以為是惡作劇,後來發現同學把他當成了舊同學「艾迪」。羅伯特的5呎9吋身高、深色皮膚及一頭啡色曲髮,以至表情,均與艾迪同出一轍,室友後來發現羅伯特與艾迪於同日同地出生,且均被收養,促成兩兄弟團聚。除樣貌相同,兄弟倆的智力水平均高達148,且均擅長摔跤,喜愛的電影亦一樣。沒多久,紐約另一間大學的學生大衛,閱報看到兩兄弟的故事後被嚇呆了——他看到一模一樣的自己。他最終聯絡上羅伯特的領養家庭,確定自己是「第3個孩子」。


不同階層家庭收養 研究性格形成
曼克頓的領養機構Louise Wise其後和盤托出,指他們是3胞胎,而3個領養家庭,事前均不知養子還有兄弟。該機構起初堅稱是隨機分配領養家庭,後來事件被揭是精神分析學家諾伊鮑爾(Peter Neubauer)一手策劃的秘密實驗,刻意讓3兄弟住進上、中、下層家庭,了解性格是先天抑或後天形成。領養家庭每年需帶養子接受智商、行為及性格測試,而他們年幼時每個「第一次」,如學懂踏單車,均需拍下存檔。有關實驗當年曝光後備受爭議,但屬合法。
 

adblk6
3兄弟年少時各種「第一次」,均需拍下存檔。

3兄弟年少時各種「第一次」,均需拍下存檔。

團聚風光一時 回首黯然
3兄弟團聚之初相當愉快,他們轉讀同一間大學,又在紐約「同居」,其後獲大衛養父母出資,打正旗號開辦「三胞胎餐廳」,生意極佳。3人也是夜店名人,經常受訪並曾拍電視劇,更曾客串歌后麥當娜的處女電影,羅伯特憶述︰「那時的快樂是我一生從未經歷過的」。但他們不久發現各自性格始終有差異,開始因職責爭執,後來羅伯特退出生意攻讀法律,有抑鬱徵狀的艾迪於33歲自殺身亡,大衛最終決定關閉餐廳,當保險顧問。

諾伊鮑爾08年離世前,堅持自己無做錯,但羅伯特及大衛把他與以雙胞胎作殘酷實驗的納粹德國醫生門格勒(Josef Mengele)相提並論,並指剝奪了他們一起成長的機會,56歲的大衛慨歎︰「我們不是科研『參與者』,而是受害人」。他們的事跡被拍成紀錄片《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諾伊鮑爾的實驗結論最終並無發表,但有其他研究指先天及後天同樣影響性格,以智商為例,分別被兩個富有家庭收養的雙胞胎,智力發展相若;但若在較窮家庭,智力發展則較取決於學習機會。

 

大衛(左)與羅伯特現已56歲。

大衛(左)與羅伯特現已56歲。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