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利用AI對用戶的帖文等作出過戶,移除被指為有害的內容。不過外國媒體調查就指,這樣有機會令一些侵害人權的證據因此而被刪走。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調查報道指,社交平台利用AI對圖像及影片的過濾,可能令一些有助檢控的證據被下架。BBC訪問一位Facebook母公司Meta的監督委員會成員Alan Rusbridger,他指出社交平台可能是「過度謹慎」。BBC表示,雖然平台聲稱會因為公眾利益而豁免一些內容,不過BBC嘗試將一些烏克蘭平民遇襲的片段上載到社交平台,仍隨即被刪除。
Rusbridger指,AI能夠大量移除有害或非法內容,然而在面對戰爭的暴力畫面,AI缺乏識別侵害人權的微細分別:「你可以看到為我們要開發以及訓練機械人,因為他們見到有一些創傷或遇難時,就會立即刪除。我想下一個問題是,他們如何開發機械,不論是人類還是AI,可以更合理地作出決定。」
YouTube稱並非負責存檔
BBC又訪問一位在烏克蘭的記者Ihor Zakharenko,他在俄羅斯入侵以來,一直拍攝人們遇襲的紀錄片。Ihor Zakharenko表示,他曾在基輔拍下一些平民遇害的影片,當中包括至少17人死亡以及周圍的車輛被燒毀,但他想放上社交平台讓世人看到俄羅斯人的暴行,但上傳到Facebook以及Instagram時就被刪除:「俄羅斯人他們都說這是假的,他們沒有接觸到平台,他們只在與烏克蘭軍隊交戰。」
BBC將Ihor Zakharenko的片段,以一些虛擬帳號上傳,結果在Instagram短時間內就刪除了3至4條影片,而YouTube在最初亦加入年齡限制,不過10分鐘後就將影片移除。報道指,即使他們再上傳以及向平台提出抗議,指影片是戰爭罪證,仍然被平台拒絕。
就有關的嘗試,BBC向YouTube及Meta提出質詢,指企業雖然指會對有公眾利益的內容豁免,但事實並非如此。Meta回應指,他們會「應對世界各地的執法機構提出的法律要求」,並表示「我們會繼續尋求其他方式去支持國際的問責途徑,並且符合他們的法規及私隱公約。」至於YouTube就指,他們雖然對有公眾利益的內容會豁免,但稱他們不是用作存檔:「人權組織、行動者、人權捍衛者、研究員、公民記者以及其他侵犯人權的紀錄,最好都是由他們去保存及收藏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