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鼠都識急救?研究:會嘗試搶救昏迷同伴。(X)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實驗室老鼠面對昏迷的同伴時,會展現類似人類進行急救的行為,包括拍打、輕咬,雖然牠們不懂人工呼吸,卻會試圖拉出對方的舌頭以確保對方呼吸道通暢。這項發現顯示,動物之間的互助行為可能比科學家原先認知的更為普遍。
綜合報道,南加州大學的神經科研究團隊觀察到,當老鼠遇到失去意識的熟悉同伴時,會展現出一系列漸進式的照顧看護行為,從最初的輕柔嗅聞與梳理毛髮,逐漸升級到更積極的介入,如輕咬或拉出對方舌頭。這些特殊行為僅在同伴昏迷時出現,一旦對方恢復意識就會停止。研究也發現,若2隻老鼠彼此熟識,這種救助行為會更為明顯。實驗數據顯示,在13分鐘的觀察期間,老鼠平均將47%的時間用於照顧昏迷的同伴,相較之下,僅花費5.8%的時間與清醒的同伴互動。所有案例中都觀察到老鼠試圖處理昏迷同伴的口腔,其中半數成功拉出對方舌頭,彷彿在嘗試確保呼吸道暢通。更驚人的是,當研究人員刻意在昏迷老鼠口中放入異物時,「施救者」拉出對方舌頭有高達八成機率成功移除異物。
研究人員:協助同伴或是社群動物與生俱來的本能
研究團隊指,老鼠這些救援行為確實產生效果,接受照顧的老鼠較未受照顧的老鼠更快恢復意識,並重拾行動能力。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這種救援行為與大腦中的杏仁核和下丘腦所釋放的催產素有關。研究團隊表示:「我們的發現顯示,協助群體中失去意識的成員,可能是社群動物與生俱來的本能。這種行為很可能在增進群體凝聚力與提升生存機會上扮演關鍵角色。」不過,研究人員提醒,雖然這些行為令人聯想到人類的心肺復甦術(CPR),但不應過度將人類意圖投射到動物行為上。有關研究已刊登於《科學》(Science)期刊。
Fun fact.
— Massimo (@Rainmaker1973) February 24, 2025
Young mice have been observed giving 'first aid' to unconscious companions.pic.twitter.com/2Ojz77S7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