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南天|防潮祕訣:潮濕天開窗還是關窗? 原來開窗都有最佳時機|好裝修
回南天一到,家中濕立立、衣物又晾不乾、牆壁更容易發霉,甚至可能充斥陣陣噏味。這時候,不少人都在糾結——究竟應該開窗讓家裡通風,還是關窗防止潮濕空氣湧入?這看似簡單的選擇,其實背後有不少科學原理和實用技巧。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分析潮濕天氣時家居防濕的正確做法,原來開窗都有「最佳時機」!
空氣流通是防濕關鍵
要對抗潮濕,首要關鍵就是控制空氣中的水分含量,而通風則是排除濕氣、保持乾爽的第一步。當空氣流通時,溫度、濕度會趨於平衡,濕氣自然會隨著氣流被排出室外。這能有效減少霉菌的滋生,還能防止空氣中的水分長時間累積在房間的角落或牆壁上。
但在香港這樣的高濕度地區,很多現代樓宇設計並不具備良好的對流條件,走廊也欠缺通風出口。因此,我們可以借助風扇來加強室內空氣循環,有助於吹散濕氣至每個角落,減少牆角或天花板的霉菌滋長。當然,配合抽濕機效果更佳。

我們可以借助風扇來加強室內空氣循環,有助於吹散濕氣至每個角落,減少牆角或天花板的霉菌滋長。
在錯的時間開窗,可能會弄巧反拙
在潮濕天氣中,並不是任何時間都適合開窗通風。在不恰當的時候開窗,非但無法改善室內濕氣,反而會讓外面的濕氣趁機進入,讓家裡變得更加潮濕。因此,開窗通風都要抓準時機。
避免清晨和夜晚的「濕氣高峰期」
清晨和夜晚是濕氣最重的時段,因為此時的氣溫較低,空氣中的水汽容易凝結,導致濕度升高。如果這時候開窗,室外的濕氣會迅速滲入家中,讓室內環境變得更加潮濕。特別是在回南天,清晨和傍晚的濕氣含量往往達到一天中的最高值,這些時間段應該緊閉窗戶。
晴天中午是「黃金通風期」
如果外面天氣晴朗,那麼中午到下午的時段通常是開窗的最佳時機。這是因為陽光最強烈,氣溫較高,空氣中的相對濕度會有所下降。這時開窗,不僅能利用空氣流動排出室內濕氣,還能讓陽光透進來,進一步抑制霉菌的滋生。特別是家中牆角或天花板等容易受潮的位置,陽光的照射能有效減少濕氣積聚。
下雨天和悶濕天要「關窗為主」
如果外面正在下雨,或者空氣中明顯感到濕黏,那麼開窗無疑會讓濕氣滲透進室內。即便是小雨或陰天,室外的濕度也通常比室內高,這時候應該選擇關窗,並搭配抽濕機或冷氣來有效降低室內濕度。

在不恰當的時候開窗,非但無法改善室內濕氣,反而會讓外面的濕氣趁機進入,讓家裡變得更加潮濕。
小秘訣:開窗與家電結合,效果更佳!
即使在晴天中午開窗,也要注意窗戶的開啟方向。如果通風口附近有障礙物阻擋,或者氣流無法流通到房間的死角,那麼開窗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可以搭配風扇、抽濕機等家電來增強效果。例如,在開窗的同時使用風扇加速空氣流動,或者在濕氣較重的房間放置抽濕機,快速降低濕度。這樣不僅能讓空氣流通,還能保持家居乾爽。當然,定期清潔風扇和抽濕機也很重要,避免這些設備成為霉菌滋生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