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2025-02-21 04:29:54
日報

撤辣1周年 樓市旺量未旺價 全港私樓市值冧4800億 每名業主身家縮水47萬

分享:
香港 樓景

若與2021年高位比較,每名業主身家更大「縮水」283萬元。(資料圖片)

政府去年為樓市全面撤辣距今近1周年,當時擔心會掀起炒風。期內交投雖然增多,惟樓價仍跌勢未止。據中原地產數據資料顯示,全港逾120萬伙私人住宅物業的總市值於撤辣後一年內再跌近4,800億元,平均樓價跌至699萬元,相當於每名業主身家「縮水」約47萬元。

中原樓市大數據資料顯示,2021年9月全港私人住宅樓價總市值高見逾12萬億元,平均樓價達982萬元。隨着樓價下跌,今年1月總值跌穿9萬億元,低見8.99萬億元,與撤辣前的9.5萬億元相比,一年再跌近4,800億元,平均樓價跌至699萬元。以全港128萬伙私人住宅計,相當於撤辣後平均每名業主身家減少逾47萬元,與2021年高位比較,身家更大「縮水」達283萬元。

adblk6

普通話客逾1200億入市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去年全面撤辣後,樓市氣氛略為改善,撤辣後計,整體私人住宅買賣錄45,773宗,按年升32%。受惠於全面撤辣及人才來港,去年吸引大批內地客來港置業。撤辣後買家姓名為普通話拼音的成交宗數錄11,522宗,涉及入市金額1,282.8億元,按年升約1倍及80%,創歷史新高,同時佔同期整體成交25.2%及30.8%。撤辣後以啟德最多「普通話客」,佔1,519宗。內地客勇於入市,卻未能撐住本港樓價。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38.47點,與去年撤辣前145.37點比較跌近5%,意味現時樓價已低過撤辣前水平;與2021年歷史最高位191.43點比較,樓價累挫近28%。

二手流通量慘過「沙士」

撤辣後發展商積極減價去貨,令二手繼續冰封。全港二手樓流通率已連續3年低於2%,去年僅1.8%。流通率是反映樓市交投的活躍程度,流通率愈高,代表樓市越旺及「有得炒」。1997年流通率高達8%,2003年亦有2.1%,意味現時樓市交投慘過「沙士」。

陳永傑指,現時一手貨尾逾2.2萬伙,相信未來一兩年仍是發展商「清貨年」,息口走勢亦續困擾樓市。港人對經濟前景欠信心,放慢置業步伐,期望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推出振興經濟措施,再為樓市帶來正面刺激作用,激活物業交投量。

adblk7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