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土地註冊處最新數據指,2023年第3季全港共錄5,865宗二手私樓買賣登記,較次季的7,534宗挫22%,連跌兩季兼創自2019年首季以來的19季度新低;成交總值亦按季跌24%,險守500億元,錄504.67億元,同創19季度最少;而季內每宗成交平均造價為860.5萬元,按季微跌2.5%,為年內次低的一季。
中高價物業跌幅最明顯
若按樓價劃分,在9個樓價組別中,今年第3季錄得「7跌2升」,並以中高價物業的跌幅較顯著,其中樓價介乎1,001至1,200萬元者,錄得最大跌幅,季內有300宗買賣登記,按季大跌45%;而2,001萬至5,000萬元及1,201至2,000萬元兩個組別,亦分別跌41%及36%,各錄163宗及405宗登記,反映中高價物業交投在跌市中更顯淡靜。至於登記最活躍的401萬至600萬元組別,則錄1,642宗登記,按季亦跌19%。
全年成交或少於3萬宗 創自1996年新低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二手私樓買賣登記在今年首季衝高後,即連季回落,本季減辣措施可望成為樓市轉捩點,登記量可望止跌回升;惟全年埋單計數,仍有機會少於3萬宗,恐創1996年有史以來新低,更指情況「慘過新冠疫情、慘過社會運動、慘過金融海嘯、慘過沙士、慘絕歷史!」
長沙灣收購重建項目 推高區內登記量
按地區分析,從買賣最活躍的10個地區觀察,今年第3季錄得「9跌1升」,跌幅介乎13%至37%不等,當中以屯門區二手私樓登記量跌幅最大,季內僅錄得254宗登記,按季大減37%;將軍澳、北角/炮台山及荃灣區登記量,亦齊齊錄得約34%的跌幅,各錄357宗、169宗及277宗。至於登記量最活躍由長沙灣/深水埗,取代了傳統的將軍澳區,季內勁錄632宗登記,按季逆市大增1.05倍,主因是季內錄得合共318宗屬於市建局收購長沙灣兼善里/福華街發展項目的登記個案。
十大屋苑第3季買賣宗數 按季跌26%
另外,今年第3季十大活躍成交屋苑買賣登記量錄,亦錄得「9跌1持平」,共錄520宗登記,按季減少26%;季內登記量跌幅最大的屋苑為黃埔花園,僅有36宗登記,按季大跌43%,其次海怡半島亦跌41%,僅得33宗。至於日出康城則以103宗登記,拋離次位的嘉湖山莊(73宗),繼續高踞最熱賣屋苑榜首之位,惟按季亦挫34%。
扭轉樓價跌勢 政府需「落重藥」
陳海潮指出,踏入第4季,初步二手私樓買賣仍然十分緩慢,市場均聚焦10月25日施政報告的減辣程度,故季內存在較大變數。初步評估,今次切實減辣機會頗高,如當局能一如市場預期「落重藥」振興樓市,相信可大大刺激二手私樓市場的成交,並料最快在11月及12月的登記數中陸續反映,屆時料可帶動第4季二手私樓買賣登記量,重越6,000宗水平,並上試6,200宗,扭轉連環下跌之勢,並料較第3季漲近6%。不過,全年總計,則料僅錄約2.94萬宗,為史上首次少於3萬宗水平,創下自1996年有紀錄以來的歷史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