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1-02-23 17:42:00

夜香·鴛鴦·深水埗專訪|王宗堯、導演Kate 鴛鴦碰檸茶 濃得化不開的港味

分享:
Kate雖然不諳廣東話的,但對香港本土文化歷史,有深入的認識。(莊振邦攝)

Kate雖然不諳廣東話的,但對香港本土文化歷史,有深入的認識。(莊振邦攝)

王宗堯與Kate在《鴛鴦》中演本地和外籍老師,兩者對「出路」有截然不同的理解。(莊振邦攝)

王宗堯與Kate在《鴛鴦》中演本地和外籍老師,兩者對「出路」有截然不同的理解。(莊振邦攝)

《夜香·鴛鴦·深水埗》,由4套短片組成的影片集,富「港味」的片名,由土生土長的梁銘佳與美籍妻子Kate Reilly聯合編劇和執導,其中由女導演Kate和王宗堯(Greg)主演的《鴛鴦》單元,全英語對白,一對飲食男女,嘆茶記、街邊食腸粉、踎排檔食車仔麵等,吃著地道美食,眉宇間盡是暖昧,滲透著濃得化不開的本土情懷。電影入選多個國際影展,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選為去年5部推薦電影之一,並奪得最佳編劇獎。影片於去年11月上映兩星期後,因戲院關閉而暫停,現已重新公映。

港美夫妻檔編導

Kate原是美國演員,與前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修讀電影碩士的梁銘佳,於2002年結緣,10年後結婚,2015年定居香港,以藝發局的30萬資助,籌拍夫妻首次聯合編導的作品。有限資金,時局急變,劇本反覆修改,兩人花了不少時間篩選沒時限性(Timeless)的地道題材,Kate坦言,「曾憂慮外國人拍本土題材會令人啼笑皆非……」陪伴太太受訪的梁銘佳則認為,兩夫妻經常遊走港美,反能發掘因習以為常而忽略的細節,「只要你愛這地方,拍這裡不同人的故事,給愛這裡的人看,情懷不變,自然會滲出來。」《夜香·鴛鴦·深水埗》由3套劇情短片和一套紀錄短片組成,從老中青的小人物生活出發,觸及老移民與外傭、中產老師的去留、老店消失、無產年輕人的生活困境等題材。Kate與梁銘佳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最佳編劇獎,評論學會指出3個劇情單元看似零散,實是緊密的「循環線」劇本結構,揭示香港代際關係與民族身份差異的社區面貌。

Kate經常與丈夫梁銘佳吃港式美食,但強調《鴛鴦》飲食情節與兩夫妻的真實相處沒大關係。

Kate經常與丈夫梁銘佳吃港式美食,但強調《鴛鴦》飲食情節與兩夫妻的真實相處沒大關係。

兩人吃車仔麵談到狗咬狗骨、掉亂骨頭等成語,反映彼此文化差異。(劇照)

兩人吃車仔麵談到狗咬狗骨、掉亂骨頭等成語,反映彼此文化差異。(劇照)

居港5年的Kate坦言,初來港時對某些地道小食如豬腸粉不太適應,但現在已是真心喜歡,吃得津津有道。(劇照)

居港5年的Kate坦言,初來港時對某些地道小食如豬腸粉不太適應,但現在已是真心喜歡,吃得津津有道。(劇照)

點止係飲飲食食?

Kate在《鴛鴦》單元中演新來港的外籍老師,她在校內的汽水機前,與拿著紙包檸檬茶的經濟科老師(王宗堯飾)初遇,兩人從奶茶鴛鴦談起,Greg充當導遊帶Kate品嘗美食,包括地道的茶餐廳鴛鴦、豬腸粉、爆漿流心咸蛋西多士、車仔麵,以及Kate懷念的家鄉炸雞。兩位老師邊吃邊講,從食物味道、典故、成語解說談到殖民歷史等,對白是英語,情懷卻很本土。Kate指出,鏡頭前的美食都經過精挑細選,反映文化衝突與融和,蘊含複雜歷史與時代記憶,奉旨吃喝的Greg自言與劇組情投意合,「這不是純以飲食作賣點,我們不停地吃,但不是要將食物拍得好靚或騷手藝,而是廣義地將飲食文化融入電影和生活,透過飲食與對話,表達外地與本地人對這地的情懷。」Kate指曾在英國留學的Greg是不二之選,不只說得一口流利英語,更因眉宇間的細膩和即興演出。

誰的浪漫?

影片於2019年開鏡,Greg最鍾情的一幕,是在戲裡形容「最浪漫的」的金鐘KFC食炸雞,「這裡曾經營業至深宵,是很多人的回憶。」梁銘佳回應說,「甚麼是浪漫,他跟她的想法並不一樣,她未必了解這一切,一起分享食物,但不代表是真正溝通。」學期結束,外籍老師將往北京教書,Kate不諱言,這是她對香港外籍白人的觀察,她語帶激動地說,「他們只視香港為踏腳石,四處吃喝玩樂,卻甚少反思。離開後間中來度假,不太理解本地人所投放的情感,這令我很悲哀,也有點罪疚。反觀Greg的角色,即使有機會離開也糾纏很久,移民後也想再回來。」Greg試著剖析,「因為對這裡發生的、共事過的人或事,都有一種思念,即使不是自己最喜歡或很著迷的事物,亦有一種歸屬感,因這始終是我們的地方。」他相信,在熱論BNO簽證與移民的年代,觀眾深有共鳴。

adblk6
Kate與Greg首次合作,她大讚Greg的即興演出令電影生色不少。(莊振邦攝)

Kate與Greg首次合作,她大讚Greg的即興演出令電影生色不少。(莊振邦攝)

王宗堯形容跟Kate團隊一拍即合,影片也勾起不少童年回憶。(莊振邦攝)

王宗堯形容跟Kate團隊一拍即合,影片也勾起不少童年回憶。(莊振邦攝)

外傭的港式循環

《鴛鴦》的美籍老師寧願行樓梯返學,也沒有投入搭小巴「嗌落車」的港式生活。而《出城記》裡講廣東話的外傭,卻巧妙地藉著搭小巴施計,滿足一對母子僱主的要求。外傭奉兒子之命照顧家住元朗的年老母親,下令不准婆婆亂走,從大陸走難來港的婆婆總是嚷著要「出城」找同鄉,於是外傭帶婆婆循環搭小巴,沿途聽婆婆訴說當年倒夜香、兒子「𢯎啫啫」的舊事,令人會心微笑。創作意念源自Kate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省思,「我的祖母曾是家傭,但在美國有機會開拓自己的事業,可安居樂業和養育下一代,反觀,來港工作多年的外傭,即使像戲裡的女傭能講流利廣東話,比我這種不太懂廣東話的白人更地道,卻沒有這待遇,這令我很困擾。」

深水埗的新生代

跟《出城記》的老移民相反,《玩具故事》是年輕男生的成長印記,深水埗老店二代的一對兄弟,在母親經營的玩具店結業前,重回老店尋找兒時寶貝玩具,談起當前的生活困境。故事勾起Greg的兒時回憶,「阿爸做過玩具生產,像這兩兄弟從小就見到很多玩具,很想過擁有卻從沒經我手,不過,現在的小朋友不太玩玩具,我們大細路反會買玩具,其實最開心是一齊玩,例如砌Lego,曾經砌得很好,珍而重之,但其實也可一齊重新再砌。」

城市未來,何嘗不可一齊建設?在Kate看來,早年從大陸移居香港的難民、為養家而來港工作的外傭,或土生土長的一代,只要真正歸屬與融入,與這城同悲同喜,也是可參與社會的香港人。紀錄短片《It’s not gonna be fun》是九十後「港女」林倩同(Jessica)為社會前景打拼的實錄,Jessica自言是愛抱貓沖咖啡的宅女,卻出選2019年的深水埗區議會選舉,Kate很欣賞她勇於付諸行動,「她未必很適合做政治人物政,她出選只因時勢需要,想為街坊做點事。」從劇情到紀實短片,珍惜與守護,五味紛陳。

文:Grace  圖:莊振邦

場地:The Soulroom 一草一木

《It's not gonna be fun》紀錄了自稱是「港女」的林倩同,參選深水埗區議會的歷程。(劇照)

《It's not gonna be fun》紀錄了自稱是「港女」的林倩同,參選深水埗區議會的歷程。(劇照)

由顧定軒和林耀聲主演的《玩具故事》,呈現新生代的生活困境。(劇照)

由顧定軒和林耀聲主演的《玩具故事》,呈現新生代的生活困境。(劇照)

《出城記》的外傭帶婆婆搭循環線小巴,兩位素人演出自然,教觀眾會心微笑。(劇照)

《出城記》的外傭帶婆婆搭循環線小巴,兩位素人演出自然,教觀眾會心微笑。(劇照)

《夜香・鴛鴦・深水埗》主要在深水埗取景,Kate亦很熟悉這區,親自到小店派發電影宣傳物資。(莊振邦攝) 在《鴛鴦》短片中出現王宗堯凝望金鐘夏慤道的畫面,導演梁銘佳認為創作人,不應自我審查。(劇照) Greg與Kate的微妙互動,立體又生動地呈現兩位主角曖昧不明的關係。(莊振邦攝)

和記行集團70周年聖誕送7大厚禮🎁 冷氣機 |風扇 |車用揚聲器 立即帶返屋企👉

和記行集團70周年聖誕送7大厚禮 冷氣機 |風扇 |車用揚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