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香港影視博覽2022》受疫情影響改為網上進行,並首次舉辧亞洲影視娛樂論壇(EntertainmentPulse),港版《大叔的愛》監製兼編審盧思麟(Tommy)今日於「讓你的觀眾感覺更親切:認識本土翻拍劇集」的網上論壇,Tommy聯同日劇《Mother》電視台總監Yuki Akehi和法國喜劇 《找我經紀人》(Call My Agent)的監製Harold Valentin接受主持人訪問,分享改編外地原創劇的經驗,以及所面對的跨文化挑戰。
為愛妻改編《大叔的愛》
被問到改編日版《大叔的愛》有否擔心BL劇內容惹爭議?Tommy坦言,起初只是希望在疫情下拍攝喜劇,為香港觀眾提供娛樂,由於ViuTV提出改編外地原創劇的建議,他的妻子又是《大叔的愛》的超級粉絲,故萌起改編之念。由於原意只想拍喜劇,從沒有考慮BL劇是否具爭議性,在他看來此劇並不只是男男的愛情,而最鼓舞是劇集播出後,他收到很多LGBT群組的短訊,感謝他將男男的愛情拍得很「正常」。
談Edan表情豐富
談到改編遇上的困難,Tommy表示,香港觀眾習慣星期一至五晚晚追劇,普遍觀眾還是較喜愛15-20集的港劇,故他要將原本6集擴展至15集。幸而,日版每個角色都各有詳細背景,其間他跟原創團隊曾開會3-4次,他有充足的自由空間去發展角色關係與情節。反而最難是將日版的喜劇情節本土化,Tommy直言,「喜劇非常難改編,即使香港觀眾看慣日劇,仍要重寫所有對白,因為很多笑料是本地文化。」他又指出,另一難度是演員的演戲方法,原劇以日式的誇張方式演繹,香港觀眾不太接受香港演員如此誇張,當時也考起他,最後他決定只要求男主角Edan(呂爵安)參照原劇的演繹方式,其他演員則如常發揮,他笑言,「Edan本身就是表情豐富的人,他很樂於做番自己,我叫他參照原劇演員,再以自己的方式演繹出來。」結果劇集大受歡迎,更能登陸日本播映。
問他喜歡自己原創或是改編?他笑謂,原創可從頭到尾設計對白和角色,改編則如「踏在巨人的肩膞」,不能破壞原作,但成功改編亦有滿足感。他表示,今年將會主力拍原創劇,但不排除將來再改編外地劇集,同時亦歡迎與外地團隊聯合製作。最後,問到港劇前景,他表示隨著串流平台普及化,觀眾很容易看到各地的優秀作品,對本土作品的要求也提高,「不過,如果你的作品好,可以在串流平台播放,不失接觸各地觀眾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