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業強(中)指會為原居民「據理力爭」。(黃文山攝)
高等法院昨裁定新界原居民「丁權」合法,但相信該宗「丁權」案件仍未完結,並續惹熱議。司法覆核申請方郭卓堅表明上訴,政府與鄉議局則交予法律團隊研究。政府原預留約900公頃土地,予新界原居民作「私人協約」及「土地交換」申建丁屋,立法會議員朱凱迪促政府立即研究相關土地除丁屋以外用途。

近九成丁屋以私人土地興建。
郭卓堅不滿裁決確認「丁權」合憲,他認為只是港英政府的臨時政策,並質疑「我哋都係香港出世」、「點解無丁屋呢」,認為丁屋政策有違「人人平等」,與呂智恆表明會就此與提出上訴。鄉議局代表律師、當然執委林國昌指大部分丁屋均以私人土地興建,認為裁決對原居民影響不大,可以繼續興建丁屋。
劉業強籲村民冷靜克制
鄉議局昨午就裁決召開特別會議,會後主席劉業強見傳媒,對裁決確立申請「免費建屋牌照」屬於《基本法》合法權益表示歡迎,惟否決「私人協約」及「土地交換」申建丁屋「非常失望」。他引述數據,約86%丁屋申請皆以私人土地申請,而「私人協約」及「土地交換」,則分別只有約一成及3%。
劉業強稱正與法律團隊研究判詞及下一步行動,並呼籲原居民保持冷靜及克制,聽從鄉議局的指示,捍衛合法傳統權益,而上街遊行不會是首選。他又指鄉議局不會因為以「私人協約」、「土地交換」申建丁屋數量少而「放軟手腳」,哪怕只有一個申請也會「據理力爭」。
研究員:裁決釐清只有申請權
本土研究社研究員黃肇鴻認為判決書釐清何謂「丁權」——申請「免費建屋牌照」興建丁屋,「傳統權益」只是「申請權」而非「建屋權」,政府毋須再因《基本法》第40條的不清晰,而批出申建丁屋許可,反而應加強把關徹查申請個案是否自住,以避免非法套丁的發生。裁決雖無直接提到丁屋只能自住,但他引述判決書指,法官接納丁屋政策原意為「for their own use (自住)」的相關證據,鄉議局不應「開心得太早」。
從數據看,鄉議局似贏了案件。熟悉新界土地政策,本身亦是原居民的學者許楨表示,新界有600至700條村,每條村都面對不同的局限,對擁有充足私人土地的村民,是次裁決是肯定其「傳統權益」,惟其他因各種原因,例如政府收地以致私地不足的村民來說,就影響最大。
議員促研900公頃丁屋以外用途
新界西立法會議員朱凱迪認為是次裁決,沒有處理「有勢力人士、地產商濫用丁屋制度」的問題,無助遏止非法套丁、丁屋房地產,認為需待套丁案上訴處理相關部分。他建議政府盡快研究原本預留予丁屋的900公頃土地,作其他用途。
發展局:暫停申請
發展局指,「私人協約」及「土地交換」安排,是丁屋政策其中一部分,考慮上訴期間,地政總署會暫停接收以上述形式興建丁屋的申請,而已接受的申請亦會暫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