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大新亞學生會擬播放緬甸社運電影,但放映前收到電檢處警告最終煞停放映。(中大新亞學生會IG截圖)
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學生會原定昨晚(19日)8時舉行放映會,播放以緬甸政局動盪為背景、涉及當地女工勞權運動和民主運動的電影《何以鴉雀無聲》。然而,活動放映前收到政府電檢處電郵,表示處方收到公眾投訴活動未獲「電影檢查監督並獲發核准證明書或豁免證明書」,繼續放映有機會違例,最終學生會決定取消放映,並在今(20日)凌晨在社交平台IG發聲明交代事件。

學生會稱,電檢處指繼續放映電影有機會違例。(中大新亞學生會IG截圖)
指電檢處放工前發電郵
新亞學生會表示,是在昨日傍晚6時01分接獲電檢處電郵,內容指若繼續放映上述電影,有機會違反《電影檢查條例》,一經定罪可處罰款甚至監禁。隨後學生會即時致電處方查詢,但未獲回覆,並發現該處辦公時間昨晚6時結束。礙於短時間內未能釐清法律定義,為免觸及法律灰色地帶,決定取消電影放映會,但映後對談環節「新亞沙龍」則繼續。
學生會:電影已通過電檢並曾公映
學生會表示,放映活動僅限中大學生及教職員參加,電影已通過電檢並曾於香港亞洲電影節及百老匯電影中心放映,故認為毋須另作申請。該會已花5,000元購買電影放映權,條件是只能於昨天放映一次,因此無法重新舉辦活動,並向所有基本會員及其他參加者致歉。中大則表示,新亞書院理解該決定,並提醒所有活動需符合法律及大學規則。
學生會原定昨晚8時至10時半舉行「新亞沙龍暨電影放映會」,並邀請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討論社會運動的定義,以及「香港及緬甸兩地社會運動之異同」等議題。《何以鴉雀無聲》曾於去年香港亞洲電影節放映,講述緬甸在政局動盪下,一名少女因父母被捕而被迫離家,在仰光工廠謀生時參與工人罷工,逐漸理解緬甸的抗爭歷史。該少女最終悟出「所謂心繫家國,從來不只是順服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