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四晚會不乏年輕面孔。 (莊振邦攝)
六四事件29周年,風雨中仍見維園燭海。支聯會公布參與的11.5萬人中,以中年及老一輩為主,亦有年輕一代首年加入,接棒傳承六四精神。支聯會主席何俊仁致悼辭,指市民昨晚參與的不只是一次儀式,或是懷緬一種情懷,更是傳承民主先烈的許諾、堅執及承擔,以燭光照亮良知及六四事件的歷史真相。

中四學生黃同學(左)和鄧同學(右)︰「身邊啲同學不太清楚六四事件,因六四事件唔係考試範疇,且較殘酷和嚴肅,同學無興趣了解。未來會繼續參與集會,希望大專生能共同支持。」(曾怡攝)
支聯會今次集會以「悼六四,抗威權」為題,其中焦點「結束一黨專政」口號,仍響徹維園。支聯會秘書李卓人稱,明年是六四30周年,希望平反六四的訊息在未來一年能在社區、學校、每一個角落「遍地開花」。他又希望明年六四前,成立永久六四紀念館。
「天安門母親」成員狄孟奇昨拍片支持集會,指兒子王鴻啟亦因六四事件喪生,要求中央政府就當年屠城給予難屬一個交代,亦要公布六四事件真相,還他們公道與正義。
嘆身邊同學冷感
對於有批評指,千禧後出生的一代遺忘六四事件,惟亦有中學生現身集會,其中中四女生張同學不諱言身邊的同學不只對六四冷感,甚至對所有政治事件都愈來愈冷感,「如非為了通識要考試,都不會去理會。」她又批評,六四事件源於中國政府直接以軍隊鎮壓,認為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本港仍有必要以維園集會的形式來悼念當年犧牲的學生,因悼念生命「從來唔係錯事」。
點點燭海,有內地人特意來港傳承六四精神,22歲陳小姐首次參加集會,內地雖很少人知悉六四事件,但她仍希望能出一分力,「每個微小的事件和力量仍會有它的作用,希望身體力行去支持。」她又表示,「高牆是阻擋不了陽光」,深信教育的意義重大,希望六四事件的真相能傳承下去。

大學三年級生葉同學:「第九年參與六四;對於有大專生認為不再悼念六四,感到痛心,並憂下一代會遺忘事件。」(黃永亮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