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周一晚(26日)宣布明年1月8日解除目前的新冠防控措施,多項檢疫措施將「大鬆綁」,而香港與內地通關或提早實現;但周日(25日)首次召開會議的「通關事務協調組」,至昨晚仍未就通關安排作任何公布。特區政府昨指,正爭分奪秒推進籌備工作,盡快制訂穩妥的通關方案。通關未有細節,已有內地居民分享到港接種疫苗「攻略」,而復星醫藥更開放線上平台,供有意來港接種二價疫苗的內地居民登記。有藥劑師關注本港社區的藥物供應,內地旅客來港接種疫苗亦可能增加私營醫療體系負擔。
國家衛健委日前宣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自明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冠病毒感染採取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將改為採取「乙類乙管」;其中,備受關注的出入境管制亦將調整,屆時入境內地人士只須提供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入境後更毋須再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並會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新政策下,或意味本港與內地通關或將提前;而深圳健康驛站預約系統昨已發出公告稱,根據「乙類乙管」總體方案》要求,自下月8日起不再對入境旅客進行隔離措施,驛站預約系統將於下月8日凌晨零時起「下線」停止服務。
然而,港府發言人昨指,正全力推進香港和內地逐步、有序、全面通關,由政務司長帶領的「通關事務協調組」正推進通關籌備工作,盡快制訂穩妥的通關方案,兼顧兩地疫情的變化和風險管理,包括國家衛健委最新相關公布,並與中央、廣東省和深圳市相關單位保持聯繫。通關方案達成共識後會隨即提交中央審批,務求在明年1月中之前予以落實。
梁子超憂觸發跨境求診
下月8日內地實施新入境政策後,旅客入境內地時只須提供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而目前從內地或澳門抵港人士則在入境香港前毋須進行核酸檢測,但要在抵港第2天進行核酸檢測,致兩地對旅客入境的防控措施不一致。
醫療衛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認為,兩地應實施一致防疫安排,如兩地可要求旅客出示入境前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相信會比較簡單和便利市民。他又稱,雖然內地爆發較為嚴重,但香港與外國通關後,未有增加香港疫情的壓力,相信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對本地疫情影響較小。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則指,兩地疫情均已由本地感染主導,相信通關對疫情影響甚小;但兩地醫療體系應對如不同步,或觸發跨境求診。但他表示,當局如就通關設置配額,甚至要求旅客出發提供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便可杜絕跨境求診問題。
譚耀宗:通關初期設配額 保口岸暢順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指,本港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初期設立配額,可確保口岸運作暢順,實際安排留待兩地政府商討。實政圓桌田北辰則引述消息指,廣深港鐵路將於下月15日或之前恢復服務,除了往廣州、深圳的短途外,亦涵蓋往北京、上海等長途路線,農曆新年後亦可望增設西九龍站來往廣州東站的列車。他又稱,港府亦正在考慮取消外地旅客抵港後在機場做核酸檢測的要求,令入境安排基本上與新加坡看齊。
崔俊明關注社區藥物供應
在本港和內地尚未交代通關具體細節,本港藥物供應已出現短缺。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公立醫院早在兩三個月前增購藥物,以應付確診個案增加,故公立醫療體系的藥物存量足夠;惟他關注社區的藥物供應,「不要低估(通關後)對藥物的需求,因為每個來港旅客都有機會買藥,尤其是現時內地需求大。」他更擔心本港社區藥物供應不足,市民如有不適會直接到門診、急症室求醫,加重公立醫療體系負擔。崔俊明強調,香港藥物供應始終有限,難以滿足內地需求;加上現時法規只容許旅客攜帶自用藥物,禁止攜帶大量藥物過境,提醒市民切勿以身試法。他建議港府可要求本地藥廠加強生產,同時呼籲市民如已有藥物存量,應診時可告之醫生毋需再提供。
另外,醫務衛生局回覆查詢指,政府一直以科學為本、精準抗疫、風險可控、便民利民的精神,適當調整社交距離措施。政府正按照科學數據分析,積極檢視最新的疫情發展及相關風險,從而審視現行的各項防疫及社交距離措施,務求在保障巿民健康及保護公共醫療系統的同時,讓市民生活繼續有序復常。(相關新聞見A2及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