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擬在中環怡和大廈對出設巴士專線。(蘇文傑攝)
運輸及房屋局勾劃本港交通發展藍圖。《公共交通策略研究》提出14項新建議,其中會改良沿用11年的巴士票價調整機制,下調巴士公司的9.7%回報率,冀較易啟動機制與乘客對分利潤,政府拒透露目前商討成果,料明年上半年實施;政府又建議引入新服務,如不設企位的長途巴士,有立法會議員對報告感失望,認為措施無助解決交通擠塞問題。
研究報告有67項建議,其中14項屬新建議,專營巴士及輕鐵範疇各佔5項,市民較關心的巴士加價問題,其票價調整機制有望改良。現時,巴士公司的固定資產平均淨值回報率高於9.7%時,便要將額外利潤與乘客對分,撥作乘車優惠,政府正與營辦商討論將9.7%指標按經濟及投資環境變化「稍稍下調」。運房局長張炳良昨以不想影響商討為由,未有透露下調幅度,料明年上半年按新制推行。而計算票價調整方程式的生產力數值亦會更新,由現時歸零改為正數,冀減低加價幅度。
其餘新式服務還包括以試驗形式引入長途巴士,車廂不設企位及設有WiFi與充電功能,停站較少,座位加寬。運輸署長楊何蓓茵稱,相關巴士將行走新界東、新界西連接市區的路線,至於會否影響現有巴士線班次,則取決於客量。政府又建議,研究在元朗大馬路東西行及干諾道中東行方向等,劃出巴士專線。
九巴發言人稱,會認真考慮建議,並與部門緊密溝通,務求提升其服務質素及效率。九巴關注就固定資產平均淨值回報率的檢討,認為有關檢討應在公平、公開及公道的基礎下進行,現階段不宜對檢討結果作任何前設。
新巴城巴發言人稱,歡迎報告的大部分專營巴士相關建議,正與運輸署研究;而公司將聘任財務顧問就票價調整機制作詳細研究,在取得專業意見前暫不作評論。
學者:市民勿期望大幅減價
香港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熊永達稱,即使新票價調整機制出台,市民不應對大幅減價抱太大期望,因票價調整方程式僅是考慮加價的一籃子因素之一,認為加價幅度最終僅是「政治決定」。熊又預計,隨著日後沙中綫落成,恐令巴士公司的經營更困難,未必輕易達到與乘客對分利潤的門檻。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田北辰認為,以兩個制度管理巴士及港鐵票價做法不可取,應劃一管理兩者的票價調整。田北辰說,路面塞車問題嚴重,只增加新型巴士或轉乘站無助解決問題,斥政府完全無對症下藥。

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報告出爐。(黃嘉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