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哥頓軍營納入新一期活化計劃。(蘇文傑攝)
發展局日前宣布將位於屯門的前哥頓軍營納入新一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並邀請非牟利機構提交活化建議。新一期活化計劃將推出優化措施,除提高首兩年營運赤字一次性資助至600萬外,亦容許非謀利機構夥拍非慈善機構提交申請,冀機構可借助其在商業營運或資金的優勢,令項目可持續營運。
3幢歷史建築將納入第7期活化計劃,發展局邀請非謀利機構先就前哥頓軍營提交活化建議。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冀透過分批邀請,攤分部門工作量,令審批程序更加流暢及快捷,亦希望有意申請的機構可作充足準備。
蔣志豪又指,新計劃推出優化措施,首兩年營運赤字一性資助將由原本500萬提升至600萬;簡化申請表格,冀吸引更多機構。此外,計劃早前只接受非牟利機構提交申請書,新計劃下將容許非牟利機構同時夥拍非慈善組織一同提交,冀非謀利機構可借助商業機構在營運或資金上的優勢,令項目可持續營運。
活化時將保留建築特色
前哥頓軍營曾納入第5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營運機構其後退出。蔣志豪指,由於當時營運團體的方向有變,故宣布退出,認為屬單一事件,對本地團體有信心;又指建築物鄰近巴士站,交通方便。
建於1933年的前哥頓軍營,位於屯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第4區,曾是Octavius Arthur Smith及有中國現代糖業之父之稱的前廣東省農林局長馮銳的住宅,1959年英軍購入作軍官會所,目前空置。
前哥頓軍營建於山腰鑿開的地台之上,基座採用細琢花崗石塊砌築,原為單層「L」形設計。前面及側立面等距排列的鋼窗闊大,窗的左右兩旁是半露的雙壁柱,柱身有垂直坑紋,上方簷壁有幾何紋飾。室內大廳有壁爐架,周邊範圍有麻石作裝飾。上述元素在活化時需要保留。
發展局將於明年1月12日舉辦導賞團,1月15日舉行工作坊,有興趣的非牟利機構可由即日至明年1月8日報名。